笑容滿面的彌勒菩薩,總能給人帶來一種歡喜自在的能量,但您是否也好奇,彌勒菩薩就是我們常稱的彌勒佛嗎?彌勒菩薩帶有什麼樣的精神象徵?為什麼祂的塑像不同於其他佛菩薩,總是掛著大大的笑容?本文將帶您一一了解彌勒菩薩的故事由來,並解析關於彌勒菩薩的常見問題,幫助您更深入感受彌勒菩薩慈悲、歡喜、寬容的精神。
彌勒佛的由來為何?帶您深入了解彌勒菩薩的故事
彌勒,來自梵文Maitreya的音譯,意譯為「慈氏」;彌勒又名阿逸多,譯為「無能勝」。彌勒菩薩是佛教八大菩薩之一,在大乘佛法中也稱為等覺菩薩,即菩薩之極位,非常接近佛位;又稱妙覺菩薩,即成佛前的最後一次受生,也叫作「一生補處」。由於彌勒菩薩經佛陀授記,將於釋迦牟尼佛之後降生人間而成佛,擔任普度眾生的重要角色,因此彌勒菩薩也被稱為彌勒佛、未來佛。以下與您分享關於彌勒菩薩的前生故事與彌勒佛的事蹟由來:
彌勒菩薩的前生故事
根據佛經記載,彌勒菩薩出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,自小聰慧過人,後來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,跟隨佛陀修行,並先於佛陀12年入滅後上升兜率天,以菩薩的身分在天界教化眾生,掌管兜率天內院。
彌勒菩薩的由來,來自《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》中所記載的故事。過去有一位大婆羅門之子,名為一切智光明,跟隨古佛彌勒出家修行後,非常精進,並發願自己成佛時,佛號亦名彌勒。此後,他便進入深山靜修梵行,靠乞食為生。然而某天外面發生水災,導致他接連7天無法乞食,在生命垂危之時,竟遇上一對兔王母子為護持正法,投身於火,將自己的肉烤熟以供養這位大修行者。見此情景,他大為感動,便發願道:「願我世世不起殺想,不食眾生肉,常入慈心三昧,直至成佛,制斷肉戒。」這位大修行者就是後來的彌勒菩薩,以此廣大慈心的因緣而號「慈氏」。
彌勒佛的事蹟由來
關於彌勒佛的事蹟,可以說是來自於佛陀的授記。如前所述,彌勒菩薩出生於大婆羅門家,經濟富足,生活較為奢華,出家後的他依然注重名利,喜愛穿著,多遊走於豪門大族之間。然而,這並非只是那一世的習氣。據《楞嚴經》記載,彌勒菩薩說,在日月燈明佛住世時,自己跟隨此佛出家後,也是心重名利,好遊族姓。
到了釋迦牟尼佛時期,彌勒隨佛陀出家後,仍然保留著這樣的習氣。雖然這曾引發佛陀其他二乘弟子們的非議,但釋迦牟尼佛卻授記彌勒為未來佛,將在56億7千萬年後,下生人間證悟佛道,拯救世人,成為佛陀的接班人。這並非佛陀對彌勒的偏愛,而是因為彌勒菩薩累劫以來勤修慈心、念念行慈,常在慈心三昧中放大光明,普照一切眾生,令其消除業障,獲得自在安樂。
根據佛經記載,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待滿四千歲後,便會下生人間,8歲即出家修行,並於龍華大樹下靜坐成道,成為彌勒佛。此後,將於龍華大樹下廣說三乘諸法,以「龍華三會」勸化世人,度盡一切有緣眾生。
彌勒佛管什麼?為什麼彌勒菩薩是未來佛?2大常見疑問解析
在了解彌勒菩薩的由來及故事後,再與您分享2個關於彌勒菩薩的常見疑問,幫助您更加了解彌勒菩薩的稱號及外觀形象的由來:
彌勒菩薩為何被稱為未來佛?
「三世佛」指的是代表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成就的3位佛祖,分別為燃燈佛、釋迦牟尼佛、彌勒佛。現在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內院為天人說法,根據佛陀預言,到56億7千萬年後,人間已成為一片樂土時,彌勒菩薩將接續佛陀的使命,降生於世間並出家修行,最終於龍華樹下得道成佛,此後,彌勒佛會開3次大法會為眾生說法,度盡上中下三根之眾生,又稱為「龍華三會」。因此,彌勒菩薩也被尊稱為「未來佛」。
彌勒菩薩為何是笑著的?
在印度,彌勒菩薩的造像其實是頭戴寶冠、身穿天衣、披掛瓔珞,展現著莊嚴高貴的模樣。而隨著佛教文化的傳承,在漢地,彌勒菩薩逐漸被刻畫成光頭大耳、袒胸露腹、笑容可掬的形象。這一轉變主要源自於五代後梁時期的布袋和尚契此。相傳契此身材矮胖,整天將笑容掛在臉上,且挑著布袋四處化緣,化來的東西都會裝進布袋,但神奇的是,他的布袋永遠裝不滿。這似乎在啟示世人,做人心量要大,凡事皆能包容,心無掛礙,自然可以活得歡喜自在。他曾說過這樣一首偈語:「我有一布袋,虛空無罣礙。打開遍十方,八時觀自在。」
據《景德傳燈錄》記載,契此在圓寂前留下一偈:「彌勒真彌勒, 分身千百億, 時時示時人, 時人自不識。」至此,人們方知原來這位神奇的布袋和尚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。因此,彌勒菩薩總以親切、慈祥、歡喜的造像呈現,並散發著樂觀自在的正能量,深受大眾敬仰。
菩提禪修帶您領悟彌勒菩薩的慈悲智慧
彌勒菩薩累劫以來都在勤修慈悲心,在慈心三昧中以光明普照一切眾生,助其離苦得樂。這與菩提禪修的核心宗旨不謀而合。金菩提宗師說,菩提法門就是慈悲心法門,宗師所教授的「大光明修持法」,亦與彌勒菩薩的「慈心三昧」有著異曲同工之處。想深入了解更多關於佛法智慧與慈悲精神,歡迎來菩提禪修學院參加金菩提宗師親自帶領的網路課程,或前往各地禪堂體驗能量加持、學習「大光明修持法」,獲得身心健康,開啟智慧,幫助大家消業、積福、解脫種種困境,迎接美好人生。
認識其他佛菩薩:
https://www.jinbodhi.org/category/encyclopedia/buddhas-bodhisattvas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