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推薦語】

修行修的到底是什麼?為什麼一些人在修行一段時間後,開始變得挑剔了呢?

許多人在一知半解的修行過程中,用已知的佛法知識來修理別人,而不是修理自己。當他以一個指頭指向別人時,殊不知其他四個指頭正指向自己;當他以似是而非的觀點對人品頭論足時,卻忘了自己的所作所為正在悖離修行的正途。

本影片中,金菩提宗師以平易近人的語言,深入淺出地剖析修行的本質,幫助修行者尋回修行本心。

【你將獲得】

  • 明確修行的本質和重點,在修行路上少走彎路

【文字内容】

身為一個修行人,首先應該修的是「心」。

有許多人來到修道的場所修行一段時間之後,就經常開始出現好多心理問題。例如,有的人從一開始對師父很崇敬,到後來開始挑師父的毛病:「師父,你怎麼長得這麼難看啊?」

師父說:「那你為什麼不早點看清楚?」

「本來距離太遠看不清楚,結果出家當和尚之後,才發現你長得這麼醜。早知道你這麼醜,我就不拜你為師了。」這樣的人出家之後,根本像是來修理師父的。

有的人則是專門修理師兄弟的,比如他對師兄弟說:「我剛來的時候,想著這個廟應該是人間的極樂世界,每一個男的都是佛,女的都是菩薩,都特別特別地慈悲。結果來到廟裡之後我就後悔了,發現在我旁邊的女人全是妖精,男人全是黑社會的,害得我每天煩惱重重。」

還有的人是專門修理來賓和新人的,也就是先來的欺負新來的,專門欺負、折磨後來者,忘了修自己,都在修理別人。

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第一種人——修理師父的人,這種人忘了自己的本分,忘了自己進入道場是做什麼的。還有另一種人是注重色相的,此處的色相指的不是外表漂亮與否,而是指一切好吃的、好用的、好玩的。

有一次在路上碰到某一個禪堂的同修,我對他說:「你過去好像是我們的同修?」

他說:「是,師父,那個……。」他有點不好意思。我一看他不好意思,就知道他沒有好好修,甚至最近也不來禪堂了。

我就問他說:「你為什麼不好好修呢?」

他說:「哎呀,那個,我不好意思說。」

我說:「你就大膽地說吧,反正你也不去禪堂了,直接告訴我就好。」

他說:「因為禪堂的飯不好吃。」

看來他把禪堂當餐館了,好吃則來,不好吃則去。這種人雖然對人比較隨和,但是對吃的、用的比較挑剔,說起來比前面所說的幾種人也好不到哪裡去。

還有的人說:「我不來禪堂,不是因為吃的,也不是因為人,這些我是很解脫的。況且師父也不錯。」

我問:「那你為什麼不來了呢?」

他說:「因為我們的道場不是一座廟。」

我問:「你想要什麼樣的廟呢?」

他說:「像電影上或照片上拍的那種傳統的、古老的廟。」

我說:「好,那挺好。你是要中國的廟還是印度的廟?」

結果他想了半天之後說:「我是中國人,那就中國的廟吧!」

這些人就是在修行的過程之中,忘記自己真正該修的是什麼,因此開始執著於一些與自己的心沒有絲毫關係的外境、外相、外物。也就是「執於外相」,而沒有著力於自我的內觀,疏於自我審視、自我觀察、自我了解、自我提升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