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个人生都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故事,修行的人生,故事就更有内容,更有意思。

今天我就用这样一个画板,来呈现和描述一下人在修行过程之中的心路历程,从历史环境到经历的起起伏伏、酸甜苦辣。最终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呢?我也不知道,那真的就是命运使然了。

佛说,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四大因缘和合而成。在画板上,我就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。黄色代表土;绿色代表植物,代表生长和生命,也代表着清净智慧;白色代表风,因为风是无色的;红色象征太阳、能量、生命力,以及热情;蓝色代表水。用这些不同的颜色,来描绘我曾经有过的人生经历和故事。

童年的苦与乐

我将心放空,回到小时候。刚刚出生的我,带着父母给的生命开始成长,开始学吃东西、学走路、学看这个世界,看到很多植物、小苗、种子、蔬菜……伴随着父母的爱,我发现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,带给我喜悦和快乐。这种喜悦感,带着我飞翔。

喜悦之后,其实小小的烦恼也来了,就是吃不饱饭。我在4岁时,眼睁睁看着16岁的大哥和1岁的弟弟,在痛苦的哀嚎中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。这些经历让我早早地感受到生离死别的痛苦,也看到了人生的无奈。那时,我的心里总有一种期盼: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饥饿、没有病痛、没有分离,该多好啊!

拜师的幸福

在我11岁那年,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,看到一群小男孩在扔石头打一只猫,我想上前阻止,可是他们正在兴头上,根本阻止不了。情急之下,我就冲过去抱起那只猫撒腿就跑,结果他们就把石头扔向我,最后围过来对我拳打脚踢。就在这时候,传来一声厉喝:“住手!”仁祖师出现了,他夺过石头,在自己手里用力一抓,一个青色的鹅卵石顿时变得粉碎。我们都看得目瞪口呆。

第二天一大早,我就去邻居家拜见这位老人,请求他收我做徒弟。仁祖师慈祥地说:“小小年纪,你想学什么呀?”我说:“学武功。”其实这只是顺口说的,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,只是有一个强烈的拜师念头。仁祖师很慈悲,最后他就收下我了。

我回家告诉父母之后,全家人都替我高兴。父亲把珍藏的几瓶好酒都拿出来,又买了两袋面粉,带上两瓶食用油,带着我一起去拜见祖师。在正式拜师的时候,在场的父母亲都感动得哭了。父母觉得我的资质比较差,能有师父收我,他们就很高兴、很开心了。

修行的神奇与感动

从遇到仁祖师之后,我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差,但是挡不住我的幻想。在幻想中,我不是一个孩子,而是一个非人类,是在天国之中巡游世界的一个生命。看到自己在天空中飞翔,那种飞翔的感觉带给了我希望。

修行是美妙的。如果没有练功,你就不知道练功的幸福感。在练功静坐之后,我好像有一种脱胎换骨、不在人间的感觉。时而在天空中飞翔,时而又变成千手观音。那时候,其实自己的理性也在问自己:“我会成为一个周游世界的人吗?在幻境中看到的那个我会是我吗?是我在妄想吗?”自己也不敢相信,就觉得这是一个美好的场景而已。所以也就不去究竟它的真假与否,无所谓,反正看到就看到了。但是这种东西不能给人讲,讲出来,别人会说这小孩子吹牛皮,特别不靠谱。当然,现在我天天都在周游世界,天天在做利益众生的事。

我的修法之路,本身也不是那么平凡,确实是有一点奇特。如今已时隔几十年了,那时在禅境中的感觉,多数都淡忘掉了,只能想起一少部分,但是每次想到的时候,还是很感动。

成就前的磨砺

经常的,在我刚感到开心或者有点开悟的时候,总是会有一盆冷水泼过来。这让我想到禅宗的慧能大师,他在得到五祖大师的衣钵传承之后,成为了禅宗的第六代掌门人,可是却在半夜接到消息,让他赶紧逃命去,因为有人追杀他。这听起来就像一个人间的笑话,可是《坛经》之中就是这么如实地记录下来了。我觉得不是笑话,是可怜。可怜的人心啊,充满着贪嗔痴慢疑的欲望。身在佛门,在修行的禅宗净土,在得到真传的五祖大师的身旁,却去嫉妒一位被祖师认可的、有悟性、有身份、有使命的继承者。这就是众生对名利的执著。

不过,一切事情发生都有它的必然性。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才促成慧能大师有更大的成就。因为利益苍生没有那么容易。没有一个苍生是为了辩论佛与耶稣谁的境界更高而来的,成天来问问题的,都是家里遇到了婚姻问题、爱情问题、升学问题、子女教养问题、供房问题、离婚问题、情感问题、事业问题……全都是因为人世间的具体事情给自己带来烦恼和障碍,希望找到一位有学识、有境界的人,给自己一点提醒和指导。

然而,修行最初的那种感悟或开悟,只能称为最初的悟,还没有与人世间的苦和烦恼有机地结合起来。所以,在未来要应用的时候,会发现自己的人生还是空白的,无法讲解和领会佛法禅门觉悟的境界,也无法与人生具体的贪嗔痴慢疑结合起来,因此也就无法去破解它。

就像古代人天天读兵法书,但是一到战场打仗就输,因为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,而战场是生死攸关的地方。那么度人的地方呢?同样是如此的利害。不要说度人了,如果没有一点智慧,都可能小命不保啊!六祖慧能是一个学佛的和尚,可是在得到衣钵传承之后,反而去到深山中与猎人为伍18年。但是正是这样的经历,让他根本究竟地认识到了生与死,机缘成熟后他才能更好地传法。所以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,佛法的感悟也是如此。

阴阳互补,好坏相依

今天,在讲到我小时候修行的一些故事时,我觉得,也正是这些经历才促成自己开悟。遇到的那些烦恼,促使着自己去找到并理解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。只有真痛过,才会感恩止痛药的好处;离过婚的人,才可能懂得怎样珍惜婚姻;生过孩子的人,才知道孩子带给自己多少烦恼和快乐。苦过,才知道什么是甜;贫穷过,才知道珍惜财富……

这些都是阴阳互补的概念。像中国所说的“道”一样,好中藏坏,坏能生好。今天觉得好的,也许明天就是坏的。发了财,不要高兴得太早;丢了驴丢了马,也不要着急上火到处乱跑。一切自有它的因果道理。

在看似经历了痛苦、烦恼、贫穷、疾病之后,我们至少开始思考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,怎样更好地过日子,怎样更好地交朋友,怎样将家庭建立好,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。而更高的境界是,当自己知道了这些苦,要想着用什么办法和智慧让更多的人不苦,要把自己的经验、知识、智慧分享给大家。这是不同境界、不同层次的概念。

在混沌中脱颖而出

伴随着我成长的一些小故事,以及到我认识师父的过程,这幅画就这样画出来了。我还回想到,无论我做什么,每次一遇到好事,总会有人泼凉水。比如今天修行时感觉在天上飞了,哇,很美妙!结果,可能回家就挨了一顿骂。所以这幅画,我自己把凉水泼上去,最后让你感觉到黄的不是黄的、红的不是红的、绿的不是绿的……

其实,生活本身就是混合色。你在那混合之中脱颖而出,成为一朵圣洁的莲花。当然,圣洁的莲花,是指你内心的那种高尚无染的境界。“染”指的是贪嗔痴慢疑,当没有那些染,这种清净就接近于透明的生命状态。所以,这幅画当中什么色都有,最后被一盆凉水浇成这个样子,这就是我今天的作品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