鳩摩羅什,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佛經翻譯家之一,同時也是將佛法自西域傳向中原的、極富盛名的大修行者。他通曉梵漢雙語,佛法造詣極為深厚,與後世的真諦大師、玄奘法師、不空大師合稱四大譯經師,鳩摩羅什位列四大譯師之首。

克孜爾千佛洞前的鳩摩羅什像
克孜爾千佛洞前的鳩摩羅什像 | 圖片來源:Yoshi Canopus

從小學佛,聲名響徹西域 

鳩摩羅什,公元344年(另有一說為公元350年)出生於西域龜茲國(龜茲,音同「丘慈」,今中國新疆疏勒、庫車一帶)。因父母皆崇信佛法,鳩摩羅什自幼受佛法熏陶,7歲時隨母親出家遊學天竺(古印度),遍訪名師大德。由於精進刻苦及過人的天賦,鳩摩羅什9歲時就辯才無礙,12歲時便能開壇講法。憑藉著驚人的佛法造詣,鳩摩羅什年紀尚輕聲名已響徹西域,甚至連中原地區都知道西域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高僧。

沉思中的鳩摩羅什畫像
沉思中的鳩摩羅什 | 圖片來源:Yoshi Canopus

被困涼州,不忘弘法初心  

公元382年,在西域弘法多年的鳩摩羅什被迫離開了家鄉。當時,中原大地的前秦皇帝苻堅,派將軍呂光攻打龜茲國,因苻堅仰慕鳩摩羅什已久,遂囑咐呂光戰勝後一定要將鳩摩羅什帶回國都長安(今陝西西安)。

龜茲國被滅後,鳩摩羅什被呂光挾持東去。三年後,軍隊行至涼州時(今甘肅武威),前秦傳來皇帝苻堅被部下所殺的消息。得知前秦已經滅亡,呂光便在涼州自立為王,並把鳩摩羅什扣留在涼州長達17年。

鳩摩羅什在長安的譯經居所——西安草堂寺
鳩摩羅什在長安的譯經居所——西安草堂寺 | 圖片來源:Acstar

在涼州,呂光為鳩摩羅什修建了鳩摩羅什寺,供他講經說法,但是呂光並不信佛,他只是把鳩摩羅什當成特殊的戰利品,並限制其人身自由。然而,正是在這些年裡,鳩摩羅什學習了中原的文化和語言。他不忘弘法初心,積極地在寺中傳法、翻譯經書,許多西域和中原的僧人慕名而來,使鳩摩羅什寺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佛教文化傳播地。

鳩摩羅什譯《佛說阿彌陀經》
鳩摩羅什譯《佛說阿彌陀經》 | 圖片來源:Tamakisono

來到長安,率眾翻譯佛經

公元401年,後秦軍隊攻伐涼州,瓦解呂光政權。當時,後秦皇帝姚興十分敬重鳩摩羅什,特意以國師之禮親迎58歲的鳩摩羅什到長安弘法。

鳩摩羅什到達長安時,佛教進入中原已有三百多年,雖然許多梵文經書已被翻譯成漢文,但當時的佛經翻譯者大多是中原僧人,他們對梵文並不精通,翻譯的經文晦澀難懂、詞不達意。鳩摩羅什意識到,只有改變這種狀況,才能使佛法在中原更為準確地傳播。在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後,鳩摩羅什開始主持譯經工作,和上千名學生、弟子們一起在位於長安的逍遙園西明閣拉開了譯經的序幕。

鳩摩羅什與學生們譯經的場景
鳩摩羅什與學生們譯經的場景 | 圖片來源於網路

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官方譯經。此後的12年間,鳩摩羅什將全部精力傾注到譯經事業上。據統計,鳩摩羅什一生翻譯了384卷佛教梵文經典,其中包括《金剛經》《妙法蓮華經》《維摩詰經》等一系列重要的佛教經典。他不僅翻譯了大乘教法,而且翻譯的經文準確無誤、語言精練、字句流暢,對後世佛教文化的發展影響極為深遠。

木版印刷《妙法蓮華經》
木版印刷《妙法蓮華經》 | 圖片來源:ウィキ太郎
公元868年在中國印刷的《金剛經》
公元868年在中國印刷的《金剛經》 | 圖片來源:British Library

吞針自證,陷汙泥而不染

然而,在長安譯經的這些年,並非一切順利。隨著鳩摩羅什的名聲越來越大,皇帝姚興開始對鳩摩羅什有所忌憚。姚興以讓鳩摩羅什留下「法嗣」為由,強行賜給他十名宮女,如若不從,便不准鳩摩羅什繼續譯經。面對這無理的要求,早已把譯經當作畢生事業的鳩摩羅什,為了能夠繼續弘揚佛法,默然接受了皇帝姚興的「賞賜」。

一時間,流言蜚語四起,很多僧人開始輕慢鳩摩羅什,還有的竟也想娶妻。一天,鳩摩羅什上座講經,他當眾拿出一缽鐵針,像吃麵條一樣吃進肚裡。鳩摩羅什對眾人說:「大家如能做到像我這般吞下這一缽針,盡可學我。否則,請各自持戒修行,不要再生起妄念。」鳩摩羅什高深莫測的修行境界令眾人深深折服,自此僧團中再也沒有人敢隨意破戒效仿。

鳩摩羅什被迫娶妻蓄室,以呑針方式告誡僧團持戒修行
鳩摩羅什被迫娶妻蓄室,以呑針方式告誡僧團持戒修行 | 圖片來源:FGS English Dharma Services

功德圓滿,舌頭化為舍利

公元413年,一代譯經大師──鳩摩羅什在逍遙園圓寂。圓寂前,鳩摩羅什對弟子們說:「若我平生所譯經典無誤,在我的身體焚化後,舌不焦爛。」果然,鳩摩羅什的遺體焚化後,雖然肉身化為灰燼,但舌頭卻化成了舍利,令人驚歎不已。這寶貴的舌舍利至今仍供奉於甘肅省的鳩摩羅什寺中。

鳩摩羅什舍利塔
鳩摩羅什舍利塔 | 圖片來源於網路
甘肅省武威市鳩摩羅什寺
甘肅省武威市鳩摩羅什寺 | 圖片來源於網路

身為佛教史上劃時代的譯經大師,鳩摩羅什翻譯的佛經,直到今天仍然廣為流傳。雖然現今的《金剛經》等重要經典有多個譯本,但流傳更廣的是鳩摩羅什所翻譯的版本。他翻譯的經典不僅流傳於漢地,後來又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向海外,鳩摩羅什為佛法的廣泛傳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

紀念鳩摩羅什的白馬將經書帶到中國的敦煌白馬塔
紀念鳩摩羅什的白馬將經書帶到中國的敦煌白馬塔 | 圖片來源:John Hi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