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推薦語】

觀世音菩薩是誰?祂是天上最高級的神靈,超越了人的形象,能依照眾生不同的需求,化現各種形象來度化眾生。這和觀世音菩薩的願力和修法有關嗎?想了解更多,請看《千變萬化的觀世音菩薩》。

【時間點】

00:00:00 千變萬化的觀世音菩薩

00:00:09 觀世音菩薩是誰?

00:07:26 什麼是耳根圓通?

00:12:54 望聞問切和聽聞修法的聞一樣嗎?

00:17:42 菩薩和佛的不同

※ 馬來西亞地區:限非穆斯林

【你將獲得】

  • 認識觀世音菩薩

【文字内容】

觀世音菩薩不是一個人,那祂是誰呢?其實祂是非人類,也可以說就是神。天神有各個不同的層次境界,而觀世音菩薩可能是在眾神之上,最高境界的神靈。祂歸屬於佛,因為祂信仰慈悲。在宇宙天道輪迴的過程之中,也許有「慈悲」這個概念,但它不是純粹的慈悲,而是有陰陽、好壞、生死、起落等對應性的規律。

觀世音菩薩這尊神靈,因為相信慈悲、信仰慈悲,使祂的智慧、眼光、境界和慈悲心都達到了一種更完美的狀態。有一部經叫作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》,經中描述觀世音菩薩擁有不可思議的神力,在過去無量劫中,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,觀世音菩薩早已經成佛,佛號「正法明如來」。「正法明」是祂的佛號,就像釋迦牟尼佛的「釋迦牟尼」一樣。但是,人們更習慣稱祂為「觀世音菩薩」。

觀世音菩薩以「大慈願力」──即一個大慈大悲的願望而產生的力量來安樂眾生。為了實現慈悲普度、救度無量有緣眾生的願望,所以祂化現為菩薩。菩薩是什麼概念呢?超越佛與僧的形象,因眾生所需,而化為最容易被接受的形象。比如很多地方供奉的觀世音菩薩是白衣觀音,身穿白袍,頭上戴有白頭巾,在中國,用白瓷製作的觀世音菩薩像尤其廣泛。古時候,可能兩三戶人家就有一家供奉白瓷觀音,這也讓白衣觀音的形象開始深入人心。

更有意思的是,在大約1,000年前,觀世音菩薩像是留著小鬍子的男相。後來怎麼變成女相了呢?這與祂的願望有關係。經典裡記載,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千變萬化。比如,當你更能接受像母親一樣溫柔的形象時,祂便化現為白衣觀音;在某種場合,比如在山上遇到劫匪時,你可能更需要一個英雄好漢,祂就顯現為英雄好漢的樣子;在海上遇難,也許你更需要一位強而有力的老漁翁,祂就變成漁翁的樣子,搖著一艘船來救你。就是變成眾生比較方便接受的形象。為啥呢?因為祂是神,不是一般人類。到人間來救人,只是祂普度眾生的萬分之一。世界的眾生無量,祂不光是救人類,很多天國的眾生也需要祂救度。正是因為祂原有的生命狀態和慈悲心,所以形象是不固定的。

當今韓國的寺廟中,供奉的描金的觀世音菩薩像,就是延續唐代以來,留著鬍鬚的青年男子形象。所以,在亞洲的觀世音菩薩像中,有男性和女性兩種性別。但實際上,當眾生產生不同的需求時,祂的化現可能超越了人類的形象。比如在大海上,甚至是一條小河裡,當有人快要淹死時,也許漂來一根大木頭。這樣的化現是什麼性別?沒有性別之分。

觀世音菩薩因為願力而呈現出無邊的法力,以各種形象來教化、度化並利益無量的眾生。所以,當我們有各種需求的時候,菩薩就會來幫我們。但是,先要與菩薩結個緣,讓祂「知道」有你這個人,就像報過名似的。比如在菩薩像前上過一炷香、供奉過一顆蘋果。要有這樣一個最初的結緣。之後當你有需求並向祂祈求時,菩薩就可能隨時應現,幫你化解痛苦、災難和麻煩。

問題一:

觀世音菩薩是修耳根圓通成就的。「耳根圓通」是什麼意思呢?

說到「耳根圓通」,首先,佛陀在講法中提到六根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佛陀的總結是說,因為有這五官和意識,我們才能感受到所有的情緒和感受,包括情緒的有無與好壞、溫度的高低、飢餓與否,甚至是嫉妒或開心等等所有的這一切。

觀世音菩薩修的是「耳根圓通」。我們知道,耳朵是用來聆聽的。當菩薩的慈悲心生起,便去聽聞眾生的呼喚、需求以及苦難。聽到了,就去幫他。

最初祂在修法的時候,也許聽見的僅是生活中的各種聲音,如夫妻吵架、孩子哭鬧,或是明顯讓人感到痛苦的煩惱,比如有的人腿痛、腰痛,甚至臨死的痛苦掙扎。或一家人因為缺錢而吵架,甚至是沒錢治病,有的是有錢也沒法治……,種種的人間痛苦,菩薩只要聽到,就會來幫你。這是修耳根圓通最初級的階段。

再深入一點,比如心中有苦,但還沒有想到要去求觀世音菩薩。如果你曾在觀世音菩薩那裡報到過,結下了緣分,即使你未曾開口祈求,也許菩薩已經先用天眼看到了你的苦和需要,並幫你化解了。

觀世音菩薩修的法是「耳根圓通」,由聽力入禪定,再修出法力。那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手掌上的眼睛是怎麼回事?我的理解是「由聽來入手」,聽為入手之處。舉例來說,我從一個木頭柱子搭起來的大門走進去,實際上裡面是無限博大的泰山山脈。這個門不能決定裡面有什麼。所以,這個「聽」是修行方法之一。

耳根圓通這個概念,是由慈悲心所生出的一種對眾生的關愛。就像慈母,當孩子還小的時候,沒幾個媽媽敢深入睡覺,一個晚上總會醒來很多次,確保孩子是否餓了、尿了、拉了。合格的母親就是這樣,一直聞聽著、關照著。為啥用「聽」呢?當我們睡覺時,眼睛會閉上,但耳朵會閉上嗎?我沒聽說有人睡覺耳朵會閉上,不可能的。所以,菩薩是24小時不休息,隨時待命,如同媽媽在旁邊盯著自己的孩子,護著你、愛著你一樣。

觀世音菩薩由「聽聞」入手,用大慈大悲之心、無邊的智慧和法力,了解眾生的需要,就很容易幫到你。由「聽聞」修法入手,其實也是在啟發後學弟子。祂是天上最高級的神靈,本來就不是人間的眾生,所以很容易能看透我們的心思和需求,這也是祂法力無邊的原因。

問題二:

師父有提到,觀世音菩薩是從聽聞修法入手。這個「聽聞」跟中醫的「望聞問切」是相同意思嗎?

是。其實就聽的本身來講,聽到極致並非聽,而是大腦變成一個綜合接收器,這個接收器已經不只是通過聽覺來傳達的一種感應,或者一種對事物的了解了。一般人的耳朵沒有經過特別訓練的話,可能不會開發出這樣功能。

中醫主要是通過「望聞問切」進行診病。「望」,是看,用眼睛直白地看對方的臉色、氣色、面相、體態和動作。「聞」,就是聽。聽什麼呢?首先是腳步聲。試想,一個身體病態的老人家和20歲的年輕人,走路有沒有差別?這種老人走路可能拖拖拉拉的,腳步聲聽起來很沉重,不乾脆;年輕人走路聲「喀喀喀」,你可以知道當他的腳落到地上時,重量是筆直的,沒有傾斜或拖拉的感覺。

其次是呼吸聲。很多80歲的老人家如果身體不夠好,當他稍微靠近你,例如在同一個電梯中,你可能會聽到他的呼吸聲很大、很明顯。其實是因為他身體的綜合功能在退化,甚至還有心缺氧、腦缺氧、三高等問題,所以呼吸聲變得很大。當出現這樣的呼吸聲時,表示這個人的心肺功能已經很弱了,這是一點常識。

接著是說話的聲音。假如有個你沒見過的女生打電話給你,聲音特別清亮好聽,通常代表她的身體健康;相反,如果一個年輕人的聲音特別粗壯沙啞,可能是不健康。尤其是年輕女生,說話聲音特別蒼老或沙啞,通常命運不太好,可能沒有爸,或者沒有媽,或者父母都沒有;如果這些都有,那麼我會懷疑她的精神狀態,最後可能會經歷很多讓人覺得很悲涼的事情。這是一點傳授,是過去師父告訴我的。不一定絕對,而是相對的。

修行有的時候可以改變這種情況。比如,從沙啞的嗓子最後變成清脆的嗓子。這通常表示他的身體變得健康,命運也變好了,這是佛菩薩給他修好了。

說回觀世音菩薩,祂是佛門慈悲的代表。這樣的表現形象,就是菩薩行。為什麼叫「菩薩行」?菩薩和佛的差別,大家肯定會說外在的打扮和形象,其實那個並不重要。佛用形象和稱呼來表示祂們的不同是沒有辦法的辦法,其實佛和菩薩沒有不同。佛的形象,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在人間通過打坐進入冥想和無思的狀態(沒有思考的清淨狀態),最終覺悟。因此,最後人們把佛像刻出來,就是閉著眼睛打坐的形象。

那麼,菩薩打不打坐?菩薩是抽空打坐,因為祂要騰出雙手雙腳來幫人。祂急著去幫人,幫人是祂的主業,打坐是副業和業餘愛好。菩薩就是在勤奮地幫助眾生的人,要這樣子才是菩薩。而佛是不是這樣呢?是。因此,觀世音菩薩有兩個身份,祂是最勤快幫助眾生的菩薩,同時祂早已成佛了,祂是最古老的佛。聽起來似乎有點矛盾、繞口,之所以分出這兩個名稱,是為了符合民間對佛的印象,就是坐在那裡不動的。那個佛的形象代表的是祂在進入禪境的清淨狀態。

佛的本業是讓眾生都能夠得利益,這是佛所要做的。但是,經過千年的流傳,大家總覺得佛的形象就是靜坐不動的。所以,就有了兩個形象,其實祂們都是佛。尤其是菩薩,菩薩為什麼站在蓮花上,或坐著時把一條腿伸出來?表示祂要隨時去幫人、做實事。天天去幫人的這尊菩薩也好,普通人也好,長久如此,祂就是佛。什麼是佛?大慈大悲之心即是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