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推薦語】
當今社會,很多人都在學佛、念佛、拜佛,但很少人想著如何去做佛,總覺得自己都還沒有覺悟、沒有圓滿呢,哪有佛的本事?
那麼,是否只有圓滿證悟的人才有本事度人?學佛是否只是為了讓自己覺悟?真正的覺悟又是什麼呢?
金菩提宗師在此講述了自己對佛和佛法的理解,並通過大量生活中的例子,告訴我們學佛的最關鍵點,以及如何突破自我、快速提升修行境界的實用方法。
【你將獲得】
- 達到「無我」境界的方法
- 學會分辨「貪執」和「必需」
- 認識「法喜」
- 行善的正確心態
【精選禪語】
- 慈悲為本,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,即是佛。
- 多一分布施,少一分貪欲,捨去自我貪執,即是「無我」。
- 每一個人都有善良的心,當善心、同理心發出來的時候,會不假思索地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這就是慈悲的體現。
- 此刻明白,此刻覺悟。
- 法喜,是當我們懷著一顆慈悲之心行善時,獲得了佛的吉祥能量加持所致。
- 懂得善惡,又能諸善奉行,就是開悟!
- 剎那發心、剎那覺悟、剎那證得果位、剎那間成就,便是即身成佛之道。
- 發願要幫助一切眾生,便是開悟;開悟之後,就要當仁不讓地做善事、廣行菩薩道。
- 有真心、有行動,就能成就;有多大的慈悲願望,就能產生多大的能量和智慧!
【文字内容】
佛法是不可思議的;佛法不能用人類的語言來描述;佛法是雪地中開放的花朵;佛法是死而後生;佛法是鳳凰涅槃;佛法是烏鴉變鳳凰、奴隸變將軍、打工仔變老闆、貪財者得覺悟。這都是可能的,也是不可思議的,即使一個皇帝富有到擁有整個國家,尚且還可能出家,喜歡音樂的人也可能會說佛法是音樂。總之,佛法就是不可思議的,所以我們不能用常規的道理來理解佛法。
佛經裡頭用了「自覺覺他、覺行圓滿」這八個字來描述「佛」。為了讓大家聽得懂,一目瞭然,我再加上四個字,這四個字就是「大慈大悲」。
慈悲為本 自覺覺他
慈悲是根本,佛如果沒有了慈悲,還能「自覺覺他」嗎?換句話說,還能去開導別人離苦得樂嗎?不會的。譬如一個普通人得到一個幸福的偏方,只要自己幸福就覺得很美好;只要自己穿得比別人好,賺的錢比別人多,家庭比別人幸福就覺得很美好,絕不會把這個偏方、密法告訴別人,一般人都是這樣子的,但佛就不一樣了。
因為佛是大慈大悲的,而大慈大悲的概念就是愛護眾生。姑且先不說普度眾生,在普度眾生前,首先要有大愛,去愛護眾生。佛愛護眾生到什麼程度呢?中國古代人描述一個有德行的皇帝叫「愛民如子」,佛也是這樣子的。祂如父母般,愛眾生如子,與眾生骨肉相連,眾生苦,祂就跟著一起苦,祂換位思考,去感受眾生的苦。當祂的大慈大悲之心和自己的血液、肉體、骨髓、毛髮相融合之後,祂就去體會大家的苦。因為祂的大慈大悲,引發了祂的弟子,如觀世音菩薩去聞聲救苦,聽聞到哪裡有苦難的聲音,就去幫助他們;乃至尋聲救苦,尋找呼喊的、尋求救助的聲音,主動去幫助苦難的人。
比如說某人家裡有重病的人,他的工資收入很少,負擔不起藥費,家裡老的老,小的小,還有病人癱在床上,而且這個病很要命,要花很多錢,病人還需要人伺候,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,病人躺在那兒也沒有錢買藥,能借他錢的親戚朋友都被他借得搬家了、不理他了,他怎麼生活?苦啊!
還有的人本來有一個特別恩愛的家庭,突然有一方硬生生地不要他了,他對對方如此誠心,如此愛慕,他的生命、心血、他的愛都在對方身上,對方卻不要他了,他心裡感覺好苦,好委屈啊!
還有人家中有親人夭折,尤其是白髮人送黑髮人,當好不容易養大的一個孩子因為得病、車禍、戰爭、災禍而死了,雖然死亡是自然的事情,但是一旦輪到自己頭上,落到自己的家庭裡,就感覺好苦啊!
觀世音菩薩尋找種種難以承受的苦的聲音,這種行為就是大慈大悲!因為大愛,祂愛眾生如父母、如兄弟、如親生兒女,才會這樣去疼愛眾生。
父親、母親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的佛菩薩,他們對每個兒女而言就如同佛菩薩!雖然他們對別人來說只是普通的凡人,乃至是貪官汙吏,不僅貪嗔癡都有,還可能會酗酒、打架、鬧事、騙人,甚至做出更壞的事,但是他們對兒女都很好。關於父母的私情私愛,我們應該感動,也應該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。
當我們想認識佛的時候,就先看看父母怎樣疼愛我們的,先以父母的小情小愛來參照,知道原來佛是這樣子的,進而理解佛視眾生如親生兒女那般的大情大愛,體現「大」而不是「小」也不是「私」的愛,要這樣才行。
捨棄貪欲執著即是無我
至於「無我」和大慈大悲、大情大愛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樣子的呢?所謂「大」,就是無我。那麼,無我又是什麼樣的一種境界呢?就是阿羅漢的境界。
我們中國人所知道的「羅漢」,就是已經沒有自我貪欲執著的修行者。比方說,一般人看到別人穿著好看的衣服,就會想:什麼時候我也能得到一件;看到別人住在一棟好房子裡,就會想:唉呀!我想要有一個和他一樣乃至比他更好的房子,但羅漢的境界就沒有這些貪執。比如說當他很冷,需要一件衣服時,他可能也會去爭取得到一件衣服,但這種需求不叫「貪」,而是因為冷,需要一件衣服。
對沒錢的人而言,衣服只要能夠禦寒,帶來溫暖,不冷就好;但對於經濟稍稍寬裕一點的人而言,就要講品牌,不是自己喜歡的牌子不要,這就是凡人。無我的境界就是沒有「自我貪執」,而「貪執」和「必需」還是有差別的,必需是生命的「必需」,「貪執」則是超過必需的物品。
比如說我們每天都需要吃飯、穿衣、睡覺,所以食品、衣服和住房是老百姓生活中三大基本需求的東西。這三種需求如果不能夠保障,則國家會大亂,家不像家,國不像國。所以在很多國家,包括中國政府都有宏觀調控的機制,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糧食、炒菜用油等民生用品,維持正常穩定的價格。有些國家甚至要求肉、雞蛋、基本蔬菜、大米、白麵的價錢必須維持穩定,當物價波動較大時,政府會掏錢補貼農戶。比如一個雞蛋賣一毛錢,但成本卻要一毛五,政府會補貼兩毛錢給養雞的農戶,確保雞蛋不漲價,讓百姓能夠用一毛錢買蛋。為什麼這麼做呢?譬如,因為某種原因,某種商品的價錢上漲了,但是人均收入還很低,使得很多人不能保持正常的飲食,就可能因此造反!為了平息民怨,政府不惜補貼金錢進去,因為這些都是老百姓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,是必需品,必須加以保障和供給。
「無我」的概念是,即使你一個人單身,並且心腸很好,經常幫人,你也一樣要有基本的生活能力。比如說冬天時如果連個厚衣服都沒有,就會很冷,你因為需要一件厚衣服而去買了一件厚衣服,這個不是奢侈,是很合適很合理的。相反的,如果你看到別人戴金戒指,自己也去買一個金戒指來戴,這叫奢侈,因為不論戴不戴金戒指,你都一樣能活,也不會挨餓;如果你只穿得起布鞋,別人都穿皮鞋,因此你也要爭取穿皮鞋,你雖然可以爭取,但是皮鞋也叫奢侈品,不是必需品。
凡人不甘於穿正常衣服、吃正常飯,總想穿得比別人好,顯得自己很有能力;有的男人出去工作賺錢,想要讓老婆穿得比別人漂亮,也是為了顯示出自己很有能力;有些人想讓孩子背著比別人貴重一些的書包……,這些都是貪欲。雖然有些貪欲來自於愛,但是私愛也會變成貪欲。相反的,一個大發心的人,不但沒有了這些貪欲,穿衣服也不再講究,只要衣能遮體、冬天能禦寒就可以了,凡事都沒有過分的要求。
「無我」指的是個人不貪執於各種利益,這是第一大項;第二大項就是,當涉及到自我利益的時候,不但不貪執,而且不在乎。比如今天看到一群窮人餓得吃不上飯或遭受天災了,自己有些存款,就分給他們一些,救濟他們,讓他們去買飯吃;看到有人得了病,很痛苦,急需要醫療費用,就幫人家一下。太在乎自我的人不懂得「捨」,不懂得「布施」,總想著:這是我好不容易賺來的錢,憑什麼給別人啊?這都取決於他心中有沒有大愛,有沒有慈悲。
慈悲便能無我
有慈悲心的人自然就會幫人,連考慮都不用多考慮,這在我們自己的經歷和一些電影故事之中比比皆是。有些善心的人,即使也有著一點私慾,但同時也會順便幫人。記得一部香港電影中有一幕情節:不知道是因為開槍打仗還是怎樣的,一座樓房上頭「嘩」掉下了一塊很重的大招牌,當時有一個女人領著一個孩子正好要走過去,眼看著招牌就要把母子倆砸死。有一個黑社會的傢伙,本來打算到那兒去搶銀行的,一看到這個景象,因為心中本有的善良與愛心,拿著槍衝過去就把兩個人給揪過來。剛一揪過來,「砰!」那個大招牌就砸到地上,把地砸了個大坑。當時他奮不顧身,完全顧不上這個行為可能會暴露自己黑社會的身分。這個時候,警察得到情報,知道有黑幫分子將到這兒來搶銀行,警察到了現場,一看他拿著槍,又拽了母子倆,就把他給包圍了。
其實,他當時如果不去救母子倆的話,可能不會暴露身分,可能不會因此被抓進監獄,因此,這對母子特別感恩他,花錢保他出來。由於這個母親早年喪夫,後來兩人還結婚了。他本來是去當強盜的,如果沒遇上這件事,如果他沒發揮善心與愛心,說不定會在搶銀行的過程之中被亂槍射死呢!
黑社會分子並不是天生壞蛋,有的人可能是因為教育和成長的環境不好而進了黑社會;有的人是有力沒處使;有的是小時候不小心犯點兒錯誤,被警察抓進警局去。本來犯點兒小錯應該帶回警局教訓一番就可以放回家了,結果偏被警察冤枉乃至重判,讓一個幼小的心靈懷滿了仇恨,最後因為沒有正路可走,只好走黑路,乾脆就與人拚搏了,因為人總是要活啊!
每一個人都有善良的心,當善心發出來的時候,會不假思索地直接把陷於險境的人給拽出來。其實每個人都懷有善良之心、同情之心、博愛之心,心中充滿著愛,所以當遇到苦的、難的、弱的、貧窮的,自然會發出同情、憐憫之心。有些人可能會說:「我不要人家可憐我!」但是如果不去可憐別人,就談不上慈悲心。懂得可憐別人,說好聽一點就是懷有憐憫之心、同情心、同理心,那都是慈悲的體現。
在剛才我所講的這個故事中的黑社會小伙子,當他跨步出去救了母子倆的時刻,就是無我的。若換成一個心眼多一點、腦子轉得快一點的人可能會說:「哎,萬一砸死我怎麼辦?萬一警察抓我怎麼辦?救人也會有危險的。」
那對母子中的小孩子曾經問他:「你是不是看我媽媽漂亮才救了我們?」
他說:「哎,你媽哪漂亮啊?你媽長得比我還醜,還說漂亮?」
他當時的反應就是一種慈悲心的體現,當一個人生起慈悲心的時候,就很容易表現出無我的態度去幫人。我們每年都能看到無數次如同以下那樣的新聞故事:有孩子落水了,一位青年人跳下去救人,很不幸的是,雖然孩子被救上來了,但救人的人卻淹死了。這種事很多,其實很多人在救人的時候根本沒有多考慮,也沒有想到佛教所說的因果關係,以當時的狀況,根本間不容髮,讓人來不及去想,這也叫無我。
希望所有學佛的人都能學著像佛一樣,去做一個最最好的人,這種功德能量的積累,能使人獲得根本的解脫;一旦解脫之後,便能離苦得樂,乃至永恆地離苦得樂。
此刻明白 此刻覺悟
「自覺覺他」就是自己覺悟了,還要幫助別人覺悟。
有時候我到了不同門派的道場,就會向那些學佛的佛門同道說:「這位師兄,您是老學佛,老前輩。」
對方「很謙虛地」地說:「啊,不多不多,只有40年。」
「哇,太厲害了!」有時候我也挺壞的,就把一個難題拋給他:「師兄啊,請問什麼是佛啊?」
他就如同背書一般地說了:「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。」
「那您幫過人嗎?」
「沒有。」
「沒有啊?那您怎麼學佛啊?說起『自覺覺他』,您又覺了誰啦?」
他說:「因為我還沒有證悟圓滿。」
「那什麼時候才能證悟呢?」
「我師父說:來世、來世、來來世。」
我說:「來世、來世、來來世說不定你會是個鳥兒,說不定是臭蟲,到時候你還怎麼度人啊?你可能連鳥都度不了啊!」
請問,自覺的這個「覺」必須要達到什麼程度才能去「覺他」呢?
不管有沒有覺悟,只要明白道理,這一刻明白就是這一刻覺悟,此刻聽法,此刻覺悟。佛經之中經常記載著,有一萬兩千五百八十名什麼菩薩大眾聽佛講法,佛講完了之後,一萬兩千五百八十名大眾皆大歡喜,都獲得了「阿那含」果位。有人可能會問:「這還沒修呢,怎麼就獲得果位了?」佛經裡不騙人,我覺得是對的,因為此刻明白就此刻覺悟!就是這樣子。
學佛的人如果光想讓自己離苦得樂,即使修成了,也不是佛或菩薩,而是阿羅漢。什麼是菩薩呢?我們常講的菩薩心腸,即是指大慈大悲,這才是所有的學佛弟子必須要去做的。有人說:「我還沒徹底覺悟呢!」但你總知道要眾善奉行吧?你總知道要去幫人助人吧?最起碼總知道慈悲心是好的吧?這就是懂得,這就夠了。
有同修說:「哎呀,師父啊,我沒臉見你,但是我還是想見。」
「沒臉,我也看見你的臉了。你為什麼沒臉見我呢?」
「因為環境問題,使我沒去度人,另外,我也感覺自己修行不濟、功德不夠、功力不強、悟性太差,所以我一個人都沒度。」
那就不是佛的弟子了啊!佛的弟子就是要學著自我解脫,並且用自己最有限的智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行慈悲之道。
比如說:一個很有文化、很有學識的人成為大老闆,並且用他的智慧賺了更多的錢。由於學佛受到佛的啟發,他建了很多希望工程(註:中國的慈善機構,其宗旨是資助家貧的失學兒童重返校園、資助鄉村小學改造危舊校舍、建設希望小學等),幫了很多老人家,也幫了很多殘疾人,可能光他一個人就幫了10萬個人,他做的事是對的。有另外一個農民,他雖然沒有這麼多本事,沒有這麼多智慧,也沒有這麼多錢,但沒關係,只要他在村裡頭盡力幫人,即使幫的人沒大老闆多,那也是對的。
只要有愛心,凡是有人、有生命的地方,你都能幫他們,那就是行菩薩道。幫人度人還等開悟後啊?什麼時候才能開悟?你因為懶得去做好事,在我面前就說自己資質太低,其實背後的真正原因是慈悲心不夠。
什麼叫法喜?法喜其實含有好多內容。第一項,在修行之中所獲得的美妙感受叫歡喜心。比如說感覺身體快飄起來了;皮膚變得很光滑很細膩;在修行之前心裡還憋火,修行後覺得好舒坦,好美啊,想發火都發不起來;或者過去眼睛看不清事兒,現在眼睛好明亮;過去兩條腿走路特別痛,現在好輕鬆,心裡好快樂……,這些都叫法喜。還有,聽師父或開悟者講法之後,你聽明白了,心中自然充滿歡喜和恭敬,這也叫法喜。還有,幫助過別人之後,因為別人得到幫助,心中得到的快樂也叫作法喜。
再擴展、深入研究的話,幫人之後的法喜,其實是來自於慈悲能量的加持。你今天真正地沒有任何索取、回報、期盼之心去幫人幹活,比如你的鄰居是盲人,你一個星期幫他清理一下屋子,雖然很累,滿身是汗,衣服還弄得挺髒的,等幫完人之後,看到人家對你的恭敬感謝,心中那種快樂感,讓你覺得全身特別舒服,心裡特別自在。這種快樂不光是一個人的幸福感,最關鍵的是,這一剎那對方心中對你的感激感恩之情。此外,如果你在幫別人的時候,是真正在行菩薩慈悲之道,佛菩薩乃至本師父都會去加持你,按照你的付出和發心,將天上最吉祥的能量送給你。
你的歡喜心一旦升起來,這一天付出、勞動之後所產生的疲勞瞬間就沒有了。為什麼呢?因為這種歡喜來自於天。所以,法喜並不是一個人的歡喜,換句話說,是「佛歡喜,你也歡喜」;也是「你的歡喜,是因為佛歡喜」,這才叫作法喜。今天當你在修行中感覺特別美妙時,這種美妙是佛賜給你的,所以既是「你歡喜」也是「佛歡喜」,這是因為能量銜接著兩個生命;因為能量的傳輸和賜予,你才有了這些美妙的收穫和感覺。
當有了大慈大悲之心之後,不論是去做一切善事、善行,乃至產生強烈善良的意識、善念的時候;或者當你特別集中能量、特別感恩、特別震撼的一剎那,即是得到佛的能量加持。
開悟或耽誤 全在一念間
行善時,最重要的是沒有交換之心。不要因為某人很有錢就去幫他;或者是某人家的男孩兒、女孩兒都長得挺漂亮,將來可能結成姻緣之類的而去幫他;或者某人很有權力,將來可能會有求於他而去幫他,行善時應沒有任何企求之心。並不是說我們不去幫有錢的人、有權的人、長得美的人,不是,而是心中無貪念,見人有難,不分貧富貴賤都要去幫。現在的貧富貴賤只是暫時的,我所認識的一小部份人也曾是過去富有後來分文皆無的,這正像佛所說的:一切皆如曇花一現!包括幸福、美妙、長相、官位、金錢都是這樣子的。
「自覺覺他」的能力不是等待來的,而是現在明白了慈悲的道理,現在就開始做善事,不要等著哪一天覺悟圓滿了才去做善事。是不是一定要打坐7年零8個月,修到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才能開悟?如果你修了70年還開不了悟呢?此外還有一個最嚴重的問題:什麼叫開悟?只要懂得善惡,聽得懂師父所教的「諸善奉行,做善事幫人」,回去之後能夠具體實踐,那就是開悟!如果等著開悟之後再去幫人,那不是開悟,是耽誤,真的是耽誤自己的人生啊!
以我為例,如果我等著自己達到佛那樣的吉祥圓滿境界之後再來教大家,估計不知道是驢年馬月了!是真的啊!我出山弘法時,並沒有覺得自己已經大徹大悟了,而是覺得大家跟著我修法,可以獲得身心靈的快樂健康,至於能不能讓大家成佛,我不知道,但至少能把大家引向慈悲之路。那是我二十多年前的想法,如果我當時等待著自己像釋迦牟尼佛那樣開悟了再去幫人,我估計是等不到了,若不是把我凍死,就是把我餓死,要不就把我給憋死了。只要以一顆善良之心去幫人,這就是開悟。
我曾經遇到一位在我家樓下收拾垃圾的老人家,每天傍晚,當好幾棟樓的垃圾收集到一起之後,她就到垃圾堆裡面去分類:塑膠的放一個袋子;紙盒子、報紙、雜誌放另一個袋子……,而且她不戴手套。跟她一起幹活的有四個人,越年輕的臉色越難看。我去丟垃圾時經常和他們見面,一起幫忙收垃圾的其中一位青年小伙子一見了我就滿臉仇恨的樣子,看起來真像憤怒之神。因為他心中很不快樂,覺得做垃圾分類讓自己很沒面子,所以看起來很苦惱。雖然我們常常見面,他卻覺得我們是高等人,而他卻是最低賤、卑微的人,就不和人說話。但是那位老人家一見我的面或別人的面,卻總是口說一句:「阿彌陀佛,祝你今天快樂啊!」顯得很落落大方、彬彬有禮,完全沒有一點做作的感覺。我總感覺這個老人家身上散發出觀世音菩薩的訊息──這尊菩薩在這兒給我們分垃圾誒!當她見到每一個人時,表情總是那麼自在祥和,當她在那兒分揀垃圾時,我也從沒覺得她髒過,此外,她臉上、身上也並沒有讓人感覺髒兮兮、臭臭的,反而給人一塵不染、非常高貴的感覺。
我總感覺這個人那麼高貴,怎麼會去做那麼卑微的工作呢?於是就問了住在那裡的其他老人:「請問那位老媽媽是什麼人啊?」
老人告訴我:「您不知道,她先生是億萬富翁,幾年前去世了。在大約二三十年前的時候,她可是花枝招展的啊,凡是當時最流行的東西,她都貼在自己身上,金銀珠寶也戴得滿身都是,滿身都是銅臭氣,見了人眼睛還往上翻,特別的傲慢。但是後來不知什麼因緣之下學了佛,此後,這個人算是學明白了,每當哪裡有災的時候,她就動員她老公去救災;哪裡建廟時,她也動員老公捐款建廟。即使新聞報導上說某筆賑災款被什麼機構貪汙了;某些修廟的善款被哪個和尚貪汙拿走了。她仍然講:『我們不管,我們盡的是我們的心,佛菩薩知道啊!世上總有壞人的,但是我們行的是我們自己的慈悲之道,盡的是我們的心,所以我們不問那麼多,只管做。』因為經常做善事,所以她的孩子就變得特別乖,特別聽話。在她先生去世之後,她的孩子繼承了先生的事業,還把原來的事業擴大了。自從她先生去世之後,她就沒事幹了,有很多山頭看她有錢,都想拉她去,讓她覺得有點煩,她說:『雖然我心中敬佛,但是當別人太刻意地拉攏我的時候,也許是基於某種貪欲之心,與其如此,那我乾脆來做一件誰都不想再拉攏我的事情算了,所以我就在我們這個樓下分這些垃圾,看他們還會拉攏我嗎?只要別人問起我為什麼來做這個,我就說,因為丈夫死了,傾家蕩產了。』」
之後,果然沒人搭理她了,她反而因此找到了心中最快樂的感覺,雖然她非常富有,做起垃圾分類卻覺得無怨無悔啊!我看她分那個垃圾一天最少就得花三個半小時,越髒的活兒,工作環境也越差,但她那種自在、歡喜,真的是太好了!讓我覺得她就像觀世音菩薩一般。其實,她也是在做「覺他」的工作啊!這麼髒的活兒誰想幹啊?當各種垃圾放在一起、倒在地上時就是汙染,可她卻在髒活兒之中行著她的慈悲之道。
以慈悲之心行解脫之道
只要有人類的地方就有痛苦的聲音,就需要人幫助。我們有很多同修就是很真心的弟子,一直沒有停止去做幫人度人的這個偉大慈悲的行為。他們也清楚自己還沒有獲得根本覺悟,但他們就是要去這麼做。只要持續這樣做下去,時間長了之後,這種行為就是根本覺悟。其實,覺悟就在眼前一件看似很簡單的事情和一剎那的感覺之中。什麼叫覺悟啊?學佛的目的就是離苦得樂,而自覺覺他就是「此刻明白此刻就做」。
我們這麼多人一起修行,在吃飯、上洗手間時不免可能要排隊,如果排隊時有人說:「哎呀!我真憋不住了,能不能讓我先?」
你回答他:「不行,你講不講點公德?到後頭排隊去!」
你要真講公德的話,當對方有求於你,一定是有需求之處,一定是他已經忍無可忍了,你應該說:「好,你先吧。」
要寬容待人,在這裡學佛,天天學的是寬容慈悲,可是因為同修多,如果誰擠你一下就不行;互相碰一下就想罵人,那就不是真的寬容慈悲。你想想,如果這碰你擠你的是你愛的人的話,你還巴不得人家多碰你兩下呢!跨越這個時空來看,坐在你旁邊、前後、左右的人,說不定是你前世的父母;說不定是你曾經最疼愛的愛人;說不定是你最喜歡的孩子!我們累世以來經過無數次輪迴轉世,今天能坐在一起修行,坐在同一個道場裡修行、學習佛法,彼此其實有很深的緣分啊!我們不僅僅在外面要幫助他人,也要問問自己,在這個屋裡頭有沒有做到互愛互敬?如果過去沒做到,沒關係,只要從現在開始就好,那就成菩薩了。
佛經裡講的「覺他」,這個「他」通常是指自己以外的所有人,包含親人之外的人,乃至不認識的人。唯有「覺他」,你的慈悲心才能真正地培養起來。每個人都有慈悲心,就看誰來引導。我們學佛了,懂得正確的道理之後就開始去做。覺他,是學佛者必須做的事情,凡是不能覺他者,不能愛他者,不能幫助他人的人,就不是好人。如果連好人都不是,還成什麼佛啊?
自覺覺他不同於蒸饅頭,不要等待蒸熟了再拿出來,佛法就是這樣的殊勝、神奇、不可思議,此刻明白就是此刻覺悟。就好比問路,你問人說:「天安門怎麼走啊?」
對方說:「哦,往右一拐直走一公里就到了。」
你如果相信這個人所指的路,你還會反著走嗎?不會。明白了之後就要走明白的路,明白了道理就做明白人!如果你現在明白了,就是開悟了,開悟之後就開始幹活!
即知即行就是佛
什麼是佛?只有八個字,就是「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」。自覺覺他,就是自己開悟了,還要讓別人也開悟;自己快樂了,也要讓別人快樂,大約是這樣子。
「覺行圓滿」實際上困擾著無數的佛門高人,讓很多人以為要等到自己圓滿覺悟之後再去幫人。那麼,什麼是覺行圓滿呢?比如說,我曾經有一個鄰居,這人飯量很大,姑且稱他為左鄰居。有一次,這個小伙子餓了,但是他媽媽還沒回來,沒有飯吃,於是他就到我的右鄰居家,當時右鄰居家正在蒸包子,他就在那兒等啊等啊等,等到開鍋了,就和右鄰居家裡的一堆孩子一塊兒搶包子吃,一口氣在他們家吃了6個包子,吃完了,沒包子吃了。過一會兒他又到我們家來,我媽媽回來了,就蒸饅頭、蒸花卷,等開鍋了,他又吃了兩個饅頭、一個花卷。吃完之後他說:「嗯,你們家的饅頭包子特別容易飽人,我在那兒吃6個沒飽,到你們家吃仨(註:三個,中國北方用語,仨字後頭不加量詞),飽了。這太好了!」這個傢伙挺智慧的吧?人外有人,多智慧的人都有啊!
明白道理之後,就開始做明白的事情;明白多少道理,就做多少明白的事情。天下沒有絕對的道理,什麼叫絕對的開悟啊?現在明白,就是現在開悟了。佛經裡常說,沒有開悟的人如在迷途,如在黑夜,既沒有燈光、沒有星光,也沒有任何指路的東西,只好亂走、摸著走,但摸著走是對的嗎?可能是錯的,但沒有光亮怎麼辦啊?只有靠摸唄,只好亂走一氣。一旦你明白了、明瞭了,就像黑夜之中有個大燈照著你,把周圍都照亮了,就像太陽出來了一般,讓你恍然大悟:原來是這樣啊!
為什麼不叫「覺他圓滿」而叫「覺行圓滿」?行就是行為,指的是動手做、動腳做、動嘴說,最重要是必須動了意念。動了意念,算不算「行」?當我覺悟的這一刻,我決定要普度眾生,當我真正地、沒有虛假地、很真實地這樣想,就是已經開始在做了,從心裡開始做了。
也許有人會問:「從心裡開始做,這還能算是真的啊?」
一個想要行菩薩道、做善事的人,早晚都能成菩薩,因為他一定憋不住想去做善事、幫人的意念,因為他心中天天那麼想,最後一定會去做。做善事既不犯法,能讓別人高興、喜悅,還能讓人緣變好,多交很多朋友,而且又能讓自己快樂、積功德、開智慧,諸佛菩薩也都來幫忙,何樂而不為?
一個經常幫人的人,身上自然能產生萬能的吸引力。大家看看外國人所寫的有關「吸引力法則」(註:新思維運動的一種概念,認為人們可以通過正面或負面的想法,從而得到正面或負面的結果)的書,使得一些找不上對象、找不上工作的人都去買書來看。但吸引力法則是基於什麼原理呢?是不是你只要想著:我想找工作。想想想,光想就行?如果光靠「想」就行,有多少殘疾人多想自己起來跑,但他們跑得了嗎?顯然僅僅靠心裡想是不行的,你還得將內心的慈悲體現出來。一旦經常做善事,你就有了這種磁場,什麼樣的磁場呢?就是吸引力磁場。所以,修得好的人磁場很強,大家都喜歡去見他,也喜歡聽他講法啊!
當愛心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,很多人總想把自己給奉獻了,我們必須引導他們走向離苦得樂之道。私愛一個人容易得苦,當你私愛一個人時,你從其中獲得的幸福有多少,一旦受苦時,苦就能乘以一倍;當你在私愛中快樂三天,痛苦時,至少要痛苦六天乃至更久。本來一個聰明伶俐又漂亮的大姑娘,談了三年戀愛,一旦失戀之後,可能會精神失常;才幸福了三年,卻苦了一輩子,太苦了!那何止是乘法?是高等乘法。所以,我們不追求私愛的快樂,因為私愛的快樂是被痛苦支撐起來的。
「覺行圓滿」指的是一旦開悟了,就要有所行動。比如說:佛愛這整個屋子裡所有的眾生,要讓大家離苦得樂,讓大家既不入地獄,也不入人間地獄。所謂人間地獄就是走錯路,比如吸毒、賭博、打架、殺人、偷盜……等,這些都是歪路啊!為了讓大家不走歪路、不入邪途,還要行慈悲之道、修成正果,佛一定要幫大家。當佛想到全屋子的人時,這種全面,也就是「圓」和「滿」的意思。再比如,這裡有一個水缸,有人往裡頭灌了1/10的水,那不叫圓滿,只有灌滿整個水缸才能叫圓滿,但佛是突破時空限制的,在佛的意念裡,當祂想把這個水缸灌滿時,從想到做,可能只需要一剎那,就把它灌滿了。
當凡人想做一件事的時候,從想,到行動,到把事情做完,可能花了一個小時,但佛超越了地球時空在看人間,佛在天體、大境界之中,一看一想之間就完成了所有事情。祂所看到是一個壓縮的時空,想和完成都在一剎那之間。我們用了一生的時間過了一輩子,但是佛瞬間就同時看到了因和果。
佛陀說要讓天下一切眾生,讓天下一切有緣人,都能夠離苦得樂,獲得徹底的解脫,讓地獄空掉。我們若能真真實實地發了這樣的心,精進修行,積極度人,就能夠覺行圓滿、功德圓滿。佛陀的本意是要告訴我們:只要有這麼大的發心,就有這麼大的成就!就是剎那發心、剎那覺悟、剎那證得果位、剎那間成就,這正是佛在密法之中開示的即身成佛之道。它的意思就隱含在「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」這八個字當中,只是人心愚昧,發心不夠,時機不到,便不會明白這個道理。現在時機到了,我今天明白了,也讓大家一起明白了,大家的福報實在是比天還大啊!此刻我有這樣大的發心,此刻就是圓滿!
佛陀發心要度盡一切眾生,所謂的「一切眾生」還不光是指人類,而是指一切生命。經典裡也提示了什麼是生命,生命包含了胎生、卵生、溼生、化生。所謂胎生,像人類和動物一般都是胎生的,是從媽媽肚子裡直接生出來的,譬如老虎、狼、羊、牛都是。還有卵生,如:蛇、龜、雞、鴨、鳥都是卵生,也就是先生個蛋,再從蛋中孵出一個生命來。還有溼生,就是在溼潤的地方,當達到一定的溫度時,就生出生命來了,如小蟲子、蚊子、細菌等等。此外還有化生,就是不需要仰賴任何母體或環境,僅僅憑藉著業力而突然出現的生命。凡是有生命的一切眾生,佛都要度化他們,使他們離苦得樂、徹底解脫。佛有這麼大的一個願望,這就叫作圓滿的願望,因為祂把一切生命都想到了。
我剛才說的這個願望是指阿彌陀佛、釋迦牟尼佛所發的願望,此外,東方琉璃藥師佛也發了12個基本大願,主要是讓一切有緣眾生,尤其是人類離苦得樂。我們也可以發出類似的願望,如果我們能把願望發到最大的極限,而且致力於去成就、實現這個願望,只要意念非常堅定,那一剎那就獲得了圓滿──功德圓滿。
但是,如果你圓滿了這裡的課程,離開這個道場,回家後總覺得自己心裡空落落的,自問:「我還沒圓滿吧?我不用幫人吧?」
如果你覺得自己圓滿了、成佛了,為什麼勸誰誰都不聽呢?如果你真開悟了,就把覺悟的真相化成服務別人的慈悲,把幫助別人當作快樂,當作自己的天職。因為你是佛的弟子,你是菩薩的化身,只有真正把自己定位在「菩薩的化身」,真正去行慈悲之道的人,才是一個合格的佛門子弟。你絕不能在心裡想著:「嘿,這群愚人們,看不到本佛已經出現在這裡了嗎?」否則的話,你就還需要多理解現在我所講授的內容。
有多少人被「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」這幾個字給障礙住?在今天之前,我自己也以為「圓滿」是加法,譬如吃水餃,當吃一個水餃飽不了時,我還要繼續吃、繼續吃、繼續吃,吃到10個、100個才能飽;相反的,當我要做功德時,我要一直做、做、做。但是做功德和吃水餃、吃飯不一樣,做功德應該沒有飽足的時候。
發心即圓滿!你既是一個明白道理的人,此刻已經開悟了,在做善事時就要當仁不讓,這就是你的工作!
一切苦皆是成就的因緣
有的弟子問師父:「師父啊,我今年50了,您說我80歲能修成點兒什麼成就嗎?」
我說:「你現在修,現在就能成。」
「就我這樣子也能修成?」
眾生相各個不同,難道有個固定相的人才修得成嗎?長得像佛像的人才修得成嗎?不是的。看看歷代成就的大師們,相貌各有所長啊,長得都不一樣的,所以,並非長成一個規定相貌的人才能成就,也並不是有很高學問的人才能成就。即使你一個大字不識,只要真心地理解,真心地做,就能成就。
還有學佛的同修們會說:「有人講,我們要完善自身,等自己修成金剛不壞之身之後,再去度化他人,這樣對不對?」
這是不對的。有些大菩薩,可能因為某種原因斷了手臂,比如過去曾打過仗,真刀真槍地砍,可能被砍掉一條手臂,打瞎一個眼睛,割掉兩隻耳朵,砍掉一截腿,只要真心修行,能不能成就圓滿呢?一樣能成就的,只要有心就能成就。有多大的願望,尤其是慈悲的願望,就能產生多大的能量和智慧!
我們在世界各地區建道場、做佛事的時候,總有人說:「師父您太累了。」是,建這麼多道場真的很累,也不輕鬆。又有人說:「師父別發愁啊!」我真的不發愁,我發什麼愁啊?人們通常會想:一般人要買個住房、找個工作、做一件事情都很困難,師父做那麼多事情,該有多難呢?不難。普度眾生是我二十多年前就發下的願望,也許這是前世所發下的願望,今世就來做這個事,能做多少做多少,如果能把它做大,我就絕不會做小它,所以早就在心理上做了無數的準備。
又有人說了:「您不怕失敗嗎?」我不會失敗的,幫人有什麼好失敗的啊?
有人說:「他這個病沒治好。」
也許我沒治好他的病,但我能治好他的心啊!有無數的疾病是由業力所引起的,業力如果消不掉,病也好不了。但有的人一邊吊著胳膊或者一邊胳膊痛得不得了,還一邊能開悟呢!
善財童子因禮拜而覺悟;觀音菩薩專聽世間苦難的聲音,修的叫「耳根圓通法門」……。這一切的法門都是由慈悲心的顯現而生出的,祂們並不是天生有了什麼天大的能力才成就的。反回來說,我們如果真遇到個三頭六臂、天生神力的人,可能還覺得對方是怪物呢!大家都有個正常的身體,能力也都很類似,那怎麼來決定成就的高度、程度呢?就是由「心」來決定!
有些人一邊有著累世業力所導致的某種疾病或身體的不完美,還一邊開悟。在歷代高僧和當代的「未來覺悟者」之中,有多少人是因為愛情、婚姻失敗而出家的?有不少。你可以說他們是愛情和婚姻的逃亡者,但是如果因為愛情、婚姻的失敗和痛苦,導致他獲得未來的解脫和覺悟,這種苦正是他未來成就的因緣。
一切苦都是成就的因緣!譬如,如果有人說:「就是因為頭痛治不好,我才來修行的,沒想到我就因此覺悟了。」即使他獲得很高的覺悟,度了很多人,但是頭痛卻永遠沒好,追究其原因,可能他有一世是專門砍豬頭的屠夫,前世殺了那麼多豬,今世頭痛算什麼?就當還債罷了,沒要他的命、砍他的頭算很有福報了呢!
關於因果業力,有很多不可說的秘密,是解釋不清楚的,所以,即使身體有了某種障礙也無關緊要,最重要的是衝破這個障礙,讓精神之中產生出一個新的自我、新的生命,生出那個最新的、最純潔的、最慈悲的生命,那才是正道,那才是真諦。所以,即使某項疾病沒有好,並不意味著沒有開悟,千萬不要有這個錯誤的認識。
二祖慧可不就斷臂嗎?他是為了拜師而自斷手臂。身體的某種障礙,就像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糞便,反而成了莊稼、農作物的營養,成了植物的肥料;當植物長出五穀雜糧、果實之後,再被人們吃到嘴裡頭去,成為營養。
這個世界就在矛盾中共存著,在矛盾中昇華著。因為唯有種種痛苦,才能激勵和督促著我們每天必須修行;因為種種痛苦,導致了我們某一天的覺悟。
「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者是佛。」如果你此刻明白,此刻有這麼大的發心,此刻就能成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