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亞塵,號雲隱,現代著名的美術教育家、畫家。他所畫的金魚,與齊白石畫的蝦、徐悲鴻畫的馬,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,並稱為「畫壇三絕」。

代著名的美術教育家,汪亞塵
汪亞塵|圖片來源於網路

幼時早慧,成年用功

1894年,汪亞塵出生於浙江杭州,從小便展現出對於繪畫的高度興趣與才華。早在小學高年級時,便仿《芥子圖畫譜》作畫;放學回家後,也總是埋首作畫,甚至為鄰居描繪窗紙。14歲時隨父親前往上海,在滯留上海的一年半期間,每夜皆前往「文明雅集茶館」觀摹許多上海畫家現場揮毫,回家後也跟著練習作畫,受國畫藝術濡染更深。15歲入杭州省立中學,不過一年,適逢武昌起義,再次隨父親前往上海。同年,他發現上海既無學習西洋畫的處所,也沒有真正的西洋畫,自此興起改學西洋畫的念頭。

汪亞塵紙本油畫作品《靜物》
圖片來源於網路
汪亞塵作品《正在閱讀的女孩》
《正在閱讀的女孩》|圖片來源: MutualArt

1916年,汪亞塵前往日本,次年考進東京美術學校,專習素描、西方繪畫和理論。5年後,時年27歲的汪亞塵學成回國,在上海美專任西洋畫教授和教務主任。1928年,又遠赴歐洲繼續研究並深化西洋繪畫技巧。在旅歐的兩年多時間裡,主要都待在羅浮宮中臨摹名畫,並且看遍巴黎的大小展覽。1930年歸國,1931年舉辦旅歐作品展,1933年協助創建新華藝專,擔任新華藝專教務長兼師範學校校長。

汪亞塵臨摹印象派畫家Camille Pissarro《花園》
汪亞塵臨摹印象派畫家Camille Pissarro《花園》|圖片來源於網路

西畫與國畫技巧的融合

從歐洲回國後,汪亞塵致力於國畫的研究和改革。他認為,國畫若想有進境,非研究西畫不可。他在《四十自述》中表示,繪畫不分中西,中西繪畫除材料的不同外,在思想與表現上還是相同的。此外,他還認為,國畫的精髓是簡單明了地借用物體來表達內心,其中包含許多哲理,並非是粗淺的技巧所能了然的。

汪亞塵作品《魚樂圖》
《魚樂圖》|圖片來源於網路
汪亞塵作品《小貓》
《小貓》|圖片來源: Sotheby’s

1947年,汪亞塵赴美國考察,自此旅居美國,逐漸淡出中國畫壇。在旅居美國期間,汪亞塵曾先後受邀於耶魯大學、哈佛大學、哥倫比亞大學的暑期繪畫班,教授外國學生學習中國畫,曾在美國開設中國繪畫班招生授課,也曾教過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夫人──賈桂琳學習中國畫。他的中國畫,非常注重形體的刻畫,並且融入透視、光影等西方繪畫技巧,用色活潑生動,著色清豔,具有明顯的個人特色。

汪亞塵作品《魚躍浪花翻》
《魚躍浪花翻》|圖片來源於網路

留名於中國近代美術史

汪亞塵擅長描畫花鳥魚蟲,尤以金魚最為聞名。徐悲鴻曾撰文提到:「汪亞塵擅長寫魚,寫金魚尤其前無古人,其游泳動盪俯仰婉轉之態,曲盡變化之妙,而其前後布置之疏密得宜,五色紛紜間合之巧,益以顯明隱約之水藻,全體親切曼妙之和,使人對之忘盡。」

汪亞塵作品《秋江上的漁船》
《秋江上的漁船》|圖片來源: MutualArt

汪亞塵之所以愛畫金魚,據說是因為他十分欣賞清代的任伯年和虛谷的畫作,因虛谷愛畫金魚,受其影響,汪亞塵也格外喜畫金魚。為畫好金魚,汪亞塵把金魚養在缸中,細心觀察金魚的生活習性和活動姿態,並以西方靜物寫生的手法布局,以水墨畫的技巧加以渲染,使得筆下的金魚形貌傳神,活靈活現,彷彿游動在紙上一般,十分絕妙。因擅畫金魚,汪亞塵博得了「金魚先生」的美名。

汪亞塵作品《清池魚戲》
《清池魚戲》|圖片來源於網路

1980年,汪亞塵病逝於上海,享年90歲。雖然汪亞塵的作品不如徐悲鴻、齊白石一般受人矚目,但他將西洋畫及西畫創作技巧引進中國,及其融合了中西繪畫技巧的畫作,不僅扮演著承先啟後的作用,也對中國近代的美術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。

汪亞塵作品《春池魚戲》
《春池魚戲》|圖片來源於網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