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抱石,原名長生,曾兩度改名,一次改為瑞麟,一次改為抱石,號抱石齋主人。20世紀中國傑出的國畫家、篆刻家、美術史論家、美術教育家,也是「新金陵畫派」的代表畫家,對中國美術史研究有重要貢獻,與著名畫家齊白石並稱為「南北二石」。

新山水畫代表畫家,傅抱石
傅抱石 | 圖片來源於網路

喜繪畫、愛篆刻

傅抱石出生於1904年,江西南昌人,自幼父親早逝,家境清貧,隨著母親靠修傘為生。由於他家的修傘鋪兩旁有刻字鋪和裱畫店,在耳濡目染下,傅抱石從小就對繪畫和篆刻表現出極大的興趣,經常在這兩個地方流連忘返。由於家貧,傅抱石上小學時曾輟學一段時間,後來在裱畫店師傅的幫助下重新上學。

由於學習刻苦用功,1921年,傅抱石以第一名的成績免試保送省立第一師範學院美術科。上學期間,為貼補家用,傅抱石還經常接一些刻印的活計,因篆刻技藝精湛,他在當地小有名氣。畢業時,學校因傅抱石篆刻和繪畫成績優秀,留任他當省立第一師範附小的美術教師。

傅抱石篆刻的刻印作品
圖片來源於網路
傅抱石篆刻的刻印作品
圖片來源於網路

中、日、西風格大融合

1931年,27歲的傅抱石迎來了轉變命運的機遇。那年,著名畫家徐悲鴻來到南昌,傅抱石帶著自己的畫作與書稿《摹印學》前去拜訪徐悲鴻。徐悲鴻看了傅抱石的畫作與書籍手稿後大為讚賞。後來,在徐悲鴻的鼎力推薦下,傅抱石獲得了公派赴日留學的機會,於1933年踏上日本領土,進入東京帝國美術學校,開始對繪畫進行更專業和系統性地研究。

傅抱石早期著作書稿
傅抱石早期著作書稿 | 圖片來源於網路
傅抱石作品《陶淵明畫像》
《陶淵明畫像》| 圖片來源:Sotheby‘s

在日本留學期間,傅抱石融合日本浮世繪的技法與西方的水彩畫法,創造出自己的獨特風格,更在他的導師金原省吾的協助下,於東京銀座開了首次個展。

傅抱石、關山月合作《江山如此多嬌》
傅抱石、關山月合作《江山如此多嬌》| 圖片來源於網路

獨創「抱石皴」筆法

1935年,傅抱石因母親病重而返回中國。回國後,經徐悲鴻推薦,進入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。1937年抗戰爆發以後,他跟隨工作單位撤至四川重慶,與著名大文豪郭沫若為鄰。

傅抱石作品《滿江紅·和郭沫若同志》
《滿江紅·和郭沫若同志》| 圖片來源於網絡

由於境變情遷,再加上受到郭沫若詩詞和書法的影響,他的山水畫技藝大進,畫風漸趨成熟。再加上蜀中磅礴山水氣象的啟發,他創造出自己的獨特皴法,即著名的「抱石皴1」,也稱散鋒筆法。他不僅用筆尖筆腹作畫,還在運筆時加大力度,利用筆根及散開的筆鋒橫揮豎掃、信筆揮毫,把毛筆的性能和潛力發揮到極致。其筆法初看時粗亂不守規矩,再看則會發現在痛快淋漓間又雜而有序、亂而有法,整體風格和諧統一。此外,傅抱石也在多地舉行畫展,其畫作受到國內外人士所推崇。

  • 註1:用來表現國畫山水樹石凹凸陰陽之感及線條、紋理、形態時所採用的一種筆法。如披麻皴、荷葉皴、褶帶皴、解索皴、捲雲皴等。
傅抱石作品(左)《井岡山》;(右)《天池飛瀑軸》
(左)《井岡山》;(右)《天池飛瀑軸》| 圖片來源於網路
傅抱石作品《遊九龍淵詩意圖》
《遊九龍淵詩意圖》| 圖片來源於網路

20世紀60年代初,傅抱石多次到各地進行寫生,山水畫造詣達到了新的高峰。他的山水畫意境浩瀚,氣勢豪放,具有強烈的時代感。在傅抱石的影響下,以他為首的江蘇畫家在傳統的基礎上反映社會現實生活,實現了中國畫的時代創新,形成了「新金陵畫派」。1965年,傅抱石因腦溢血病逝於南京,享壽61歲。

新金陵畫派概述圖
新金陵畫派概述圖 | 圖片來源於網路
傅抱石舊居(現為傅抱石紀念館)
傅抱石舊居(現為傅抱石紀念館)| 圖片來源於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