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推薦語】

在現代社會中,越來越的人被糖尿病、心臟病、肥胖等頑固問題困擾,卻苦於無解決之道。其實飲食這件事,吃得平衡比吃了什麼更重要。當飲食的比例失衡,就很容易給身體帶來負擔,從而導致各種疾病。

這部開示中,金菩提宗師以幽默的言語,道出以「順應」為核心的健康飲食平衡法則,既能吃得享受,又能保持健康。

【你將獲得】

  • 導致肥胖的部分原因
  • 具有清涼作用的食物
  • 如何平衡地飲食

【精選禪語】

  • 在簡單、清單食物中,品嚐到原味的香和美,是一種境界。

【文字內容】

依據美國的健康調查報告,得心臟病、肥胖病和糖尿病最多的,就是亞洲裔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,為何和洋人的孩子吃同樣的飲食,亞洲人的孩子會變得特別肥胖?

像餵給牛吃的那麼大的一個漢堡,雖然吃得痛快,一旦塞到亞洲人的小胃裡,這些熱量和脂肪排不出去,就變成油脂,使人容易得與肥胖相關的多種疾病。如果你的祖輩的飲食方式主要是喝湯、吃野菜,你突然天天吃漢堡、吃牛排,你的身體就接受不了。我在美國看到好多成長中的華人孩子都偏肥胖,看了令人挺心痛的,這就是不正常的飲食所致。到台灣之後,我發現這邊的姑娘腰是細的——淑女腰。因此,飲食對於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。

很多在國外長大的小孩子或年輕人,都不吃我們華人吃的白粥,覺得它沒有味道。如果我們能在沒味道之中品嚐出香味來,這也是境界!所以,我們在吃一些比較簡單的食物時,也要學會去品嚐其中那原味的美,這不僅是一種境界,而且又健康又好。

還有,凡是苦的食物,多數都是敗火的,所以當你感覺舌頭有點發木(註:舌腫滿口,堅硬不能轉動。多因心火過盛或心脾積熱、火熱上衝所致),或感覺身上冒火的時候,就吃些苦的食物,例如苦瓜,還有冬瓜、西洋芹等。等到內火燒得不行了,就算吃涼性或寒性的食物也沒有用了。這就是平衡的飲食療法。一旦感覺身上有一點燥,就吃一些涼性或寒性的食物,自然就調整了。不管男女,吃太過冰涼的東西都不利於生育,也會傷腎氣,所以,不要等到火過旺,也不要等到體太寒才進行調整。

有時候大腦的潛意識會提醒你,使你在某個期間想吃某種食物,譬如說,有的人這兩天一直莫名其妙想吃西瓜,可能就是身上有燥火,或者可能與燥熱的暑氣有關係,需要吃西瓜來解暑;譬如有人這兩天想吃醋,這倒是個好消息,它是一種調整脾胃的方法,那就去拿一點來吃。有同修曾送我一小玻璃瓶的梅子醋,泡了好幾年了,很黏稠的感覺,有天我嚐了嚐那個梅,不是很酸,還挺好吃的,但是都只能適量吃,不可多吃。此外,放到菜裡很香的調味料,一般都是火熱性的,如花椒、辣椒、八角這些特別香的東西,一般都是溫、火、熱、燥的,所以不可多吃。

返回來說說水果類的東西,凡是水果類,多數都是有點涼的、平衡冷熱的食物,在最熱的天氣所生產的水果,多半是針對天氣生出來的。比如秋天採收的蘋果,它的性質和西瓜相比,不如西瓜涼,西瓜是最熱的季節採收的,所以是涼性的,可以平衡夏天的暑氣。

這個自然界好完美!它所產出的東西都是相對應的,因此,吃當地、當季的水果和蔬菜,順應季節的飲食是很好的。相反的,吃反季節的食物容易得病,例如,在台灣的冬天如果多吃一點西瓜,容易傷害身體,所以盡量少吃反季節的食物。現代化的溫室和工廠化種植技術,使得任何季節都可以生產非當季的農作物,但是人體一定要和自然界相搭配,順應季節來飲食。可以問問祖輩的人,比如媽媽、祖母那一代人順應時令的飲食習慣。順應則健康,不順則得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