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尊石雕佛像為犍陀羅時代的釋迦牟尼佛苦修像,距今已有1900年左右的歷史。雕像中佛陀眼眶深陷、脊骨連露如筇(編註:讀音同「瓊」,竹節)。雖形銷骨立,卻依然神情平靜安詳。佛像為波浪狀束髮肉髻,雙手呈禪定印,結跏趺坐於四足方座上。佛首後的圓形背光則象徵著佛陀的智慧與定力。

相傳佛陀在成佛前為證得解脫之法,曾日食一麻一麥,磨礪身心,歷經6年苦修後,意識到苦修無法解脫,於是坐於菩提樹下,發願不成正覺永不起身,最終悟道成佛。這尊極具表現力與感染力的犍陀羅藝術風格的佛像,將佛陀當年苦修時的堅毅表現得淋漓盡致,使世人真實地體會到佛陀當年修法的艱辛。正是因為佛陀對解脫的堅定信念,才最終獲得覺悟圓滿的超凡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