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推荐语】

一切事物的源头,都来自于起心动念那一剎那所产生的感觉和认知。《圆觉经》中的法偈:“从于本因地,皆以智慧觉。”说的是诸佛的因地法行,即诸佛最初的修行无一不是从因地发心,开启内心本具的清净智慧,照见无明本质,获得最终的觉悟通达。可见每一个起心动念对于修行者来说是多么重要!

生活中,面对繁杂的家庭琐事、不听话的孩子、不理解自己的另一半,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起心动念?如何开启内心本具的清净智慧?当无明烦恼生起时,又该如何对治?如何把控情绪?

请跟随金菩提宗师的讲解,深入观照内在的心灵境地,看透情绪和烦恼,学会把握起心动念,找到一条通往家庭幸福、人生美好、修行有成的秘密捷径。

【你将获得】

  • 观察起心动念的重要性
  • 学习如何把控情绪
  • 了解如何做一个好家长、好老婆、好丈夫
  • 不起烦恼的方法
  • 获得智慧觉悟的方法

【精选禅语】

  • 能控制好情绪的人,是有智慧的人。
  • 若想跨越因自私所引发的烦恼,就要做一个慈悲、宽容、心如大海的人。
  • 要想把握情绪、控制好情绪,就要“不贪”。
  • 盲目的笑是愚昧;盲目的哭是无知,只有平静,甚至接近于冷静,才能心安。
  • 唯有不贪,才能保持清静;唯有清静,才能生出智慧。
  • 能够冷静下来的人,才不会去执著。
  • 平静则长寿。
  • 用慈悲之心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与家庭,未来就会是美好的。
  • 妻子负有教化丈夫的责任。
  • 若要问人生为什么有这么多苦和灾难,不妨先想一想自己做好该做的事了吗?
  • 一切起心动念,都应该发自慈悲之心。
  • 佛,就是一个普通人经过并克服无数灾难、障碍之后觉悟的智者。
  • 一个觉悟的人就是佛。
  • 人会因为有能力而变美,更会因为慈悲而变得更美。
  • 要想觉悟,便要从把握起心动念的那一个念头开始。
  • 心中有爱,方法自然会生出来。
  • 佛弟子只讲付出、布施,不图回报。

【文字内容】

“天雨虽宽,不润无根之草;佛门广大,难度无缘之人。”佛法虽然神奇庄严,但是也很难度没有缘的人。大家有机会学到使人智慧觉悟的佛法,表示是有功德根基的。如果自己和祖先没有做功德的话,即使有人对你说佛法,你也会觉得对方在开玩笑或骗人,或以各种理由拒绝学习;如果没有慈悲学佛的基础,即使迷途也不知返。

不论基于任何理由或机缘,能来这里上课的人真的都是有功德的。不论是因为有点头痛、失眠;因为失业致使心中烦恼;因为婚姻不睦产生烦恼,或是发现自己有癌症,都没有关系,这些都是因缘。在这一生之中,只要有机缘学习真理,就注定了未来一定有机会从人生的困扰中解脱出来。

其实如果仅从简单的念佛来说,你解不解脱与我有什么关系。但是对我来说,我总是希望跟我学习过的人都能真正受益。如果大家仅仅是学习一种念佛的方法,每天苦苦地修、精进地念佛,即使没有人讲解与引导也会受益。有人可能会在念佛之后感觉很幸福,身体也越来越好,但是却依然不懂道理,等身体好了之后,便有可能继续做错事。所以,我必须把道理告诉大家,大家听了之后便会明白,让自己感到痛苦和得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。当我为你们把道理分析清楚之后,大家就能懂得是非好坏,下一次才能不犯同样的错误。

伤害往往来自于错误的决定

这一次我特别提醒大家,若能拥有三种光明之中的“识光明”,不但能够更加深入广阔地看待和分析事物,还能够在意念刚生起的时候,细心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,判定这个意念的好坏。有些事情不一定能够立刻分辨出好坏,尤其是事情往往都有好和不太好的一面。

什么是好?什么是不太好?那就是慈悲和伤害的差别。有时候仅仅一念之差,就会造成伤害,但是当事人还浑然不觉,甚至认为自己是有道理的。很多时候,伤害不一定导因于刀枪、毒品、打骂,而是来自于一个错误的决定。虽然这个决定是错误的,但多少是经过思考,或是思考加冲动之后的结果。大家想一想自己在做决定时,是不是曾经发生过虽然思考了却仍然冲动的情况?

比如说,某人有一天遇到10年前的一位仇人,如果他当天是冷静的,只思考一下之后,便决定不报复对方了。相反地,如果他当时很冲动,想起他妈妈对他讲起过去因仇人而受苦的往事。在那种情绪氛围与环境下,他一见着这个仇人便感到格外愤怒,心想:好啊,昨天我妈还讲起你以前欺负她的故事,今天总算让我遇到你了,我要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这种理智加情绪的波动,便是没有智慧。

不论人们处于情绪好、坏或有点低沉的时候,所做出的决定都非常容易受到情绪左右。我们的心灵不仅特别脆弱,也时时刻刻受到情绪的影响。情绪就像魔王和鬼怪般控制着我们,情绪经常失控的人,常被医生判定为精神病或忧郁症。

中医经常会依据生理和阴阳学说,判定某些脾气暴躁的人是肝火过旺。有些人天生肝火就旺得不得了,即使天天吃冰镇西瓜还是继续发火。这没办法,因为他们天生就是个火箭筒,而且不分性别,男女都有。

从男女性别来说,一般而言,男人属阳,女人属阴,可是有些男人简直就像是个冰桶般,发不起火来,而且走路还佝偻着腰,像大虾一样,没有火气。相反地,女人虽生性属阴,但有些女人却是阴中之火,每天烧啊烧的,把她老公烧得比虾皮还脆弱。她的孩子也被火烤得只想逃,只能通过上学等机会走得远远的。

跟我学过这一课之后,希望你们永远记得要随时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,并且注意观察和把控自己的情绪。当你们自己的那匹“情绪烈马”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的时候,要记住勒紧缰绳,让“它”慢下来,安抚“它”,避免“它”冲动。或许也可以静下来洗个凉水澡,让自己先不要发火,明天一切会更好。

嗔怒之火足以烧去整片功德林

生而为人,我们都受着情绪魔王的控制,不是少部分,而是人人都受它控制。有没有人从来没有情绪的?恐怕没有。凡是人都难免会受情绪控制,即使我在教你们,我有时也难免会受情绪的影响。但是,如果我们在同样的生活情境下做对比,也许你们会发现,在很多情况下,当你在发火时,我并没有发火。有时,我大声喊别人,是因为我嗓门大、我开心,而并非发火;有时,我发火是假的。但是,我会不会真发火呢?也会,只是比例少。我能大约观察到并且操控自己的情绪,有时我之所以发火,是因为到了某个节骨眼上,我觉得自己应该要发火了,否则别人会觉得我不正常。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,所以我就发发火吧。

至于我会不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呢?也会。当我情绪低落时,我是怎么做的呢?我要么念佛,要么念咒。如果我被某个情境弄得情绪实在太低落了,即使念佛念咒也不管用,那怎么办呢?我就上网去找笑话,或找一些搞笑的东西来看,先不管对错,只要搞笑就行,先平衡自己的情绪。大家都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,至少要能够让自己恢复到正常快乐的状态。

我能观察到自己的情绪问题,并试着去调整它,有很多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情绪,甚至在发完火骂完人之后,才发现骂错了,伤到了不该伤的人。本来批评一下就好了,结果竟动棍子打人了。这样就是过分了,这把嗔怒之火将会“火烧功德林”啊!

在一个人发火时,他的语言和身体行动一定是过分的。以法官判决为比喻,当法官在宣判罪责时,由于他并不认识罪犯,既然有人犯了罪,他自然就按照法律的法条来治对方的罪。宣判时并没有情绪,哪个罪犯都一样,到了他那儿,犯了什么罪,该关多少年罚多少钱,就关多少年罚多少钱。但是,如果换成我们自己呢?我们很难成为一个公正平等的法官,甚至还可能会纵容自己。为什么?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了。同样的,令我们发火的事件,都是因为伤害到自己的利益,所以令自己发火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的发火应该是既不客观也不公平的。

智者能看得够高、够远、够深

能够长时间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而且不是刻意压抑情绪乃至要吃忧郁症药物的人,通常一定是有智慧的。因为他看待事物的高度、广度、深远度一定是巨大甚至是跨时空的,否则一定会有情绪。

举例来说,在比较有修养、四代同堂的大家族里,通常老人家或者爷爷辈的人都很少发火。看到儿子、孙子在吵架等等这些是非时,他觉得等他们吵够之后就不吵了。即使儿媳妇来找他,对他说,“公公啊,您看看他们父子都打起来了,您来劝劝吧。”他可能还是觉得,他俩都有火气,让他们打吧,打完没力气或分出胜负之后自然就不打了。

当然,老爷爷这种态度不一定是智慧,但至少他没发火。他为什么没发火呢?因为他看多了,深知人就是那么小心眼,总是你争我斗的,而且即使他出面劝阻也没有用,不如让他们打,只要打完,或者等他们到了老爷爷这样的年龄就没事了、不打了,也没力气打了。这也许不是智慧,而是一种经验。真正具有更高智慧的人,在年龄还没那么大的时候,就已经把类似的事情看透了,知道发火是没必要的。

一个有智慧的人,即使没有经历过太多事情,却仍然可以做出精准的分析、判断。就像《三国演义》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样,早在他还没有从山沟(编注:意指偏僻的山区)里出来时,就已经将大约15年之后三分天下的国家局势预测好了。他甚至连收服这些国家的战争时间点,以及应该怎样分工、分配等问题都计划好了。请记住,诸葛亮不是神,他是一个人。因为他的智力比较发达,大脑比较清晰,在认真地分析判断之后,他认为自己所判断的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,结果就真的发生了。

自私,是家庭分裂的罪魁祸首

今天,我要重点提醒大家的是,要时时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和情绪的把控。当一件事情发生时,无论该不该发火,毕竟不是唱戏,而是真实的人生。尤其是我们发火的对象很少是仇人,往往都是家人。很多家庭之所以四分五裂,就是因为彼此太不见外,觉得反正是自己人,不需要修饰语言,不需要讲究礼貌,结果就把一个本来完美的家庭变成破碎的。

就像一只完整的陶瓷碟子,一旦摔碎了,即使科技再发达,能够用胶把它重新黏好,恢复看似完美的,但其中有没有裂纹呢?修复之后的完美,毕竟只是摔碎后的完美,即使黏好所有的碎片,但裂缝都还在,它毕竟已经不如原本那样美、那样好用了。但是有几人能把握好或看透这一点呢?

大部分人在结婚拜天地的时候,总是期待能夫妻敬爱、白头偕老,甚至许下海誓山盟,直到海枯石烂也不变心。结果还不到三四年就变心了;到了十三四年,心就变得面目全非了。有些同修,尤其是女同修,当回到家赞美另一半的时候,对方往往会惊讶得以为老婆吃错药了,然而赞美老公之后所得到的回报通常是好的。

很多家庭就如一盘棋,夫妻之间隔着楚河汉界互相对奕,彼此都想弄死对方,但如果有一天真失去了对手,又觉得人生无意义。很多夫妻之所以不离婚,就是为了可以一起吵架。有些人的家庭关系的确有点这种感觉,真正能够融合在一起并且时时都快乐的家庭,毕竟是少数,多数的夫妻都在彼此竞争着。

上述这样的夫妻关系中少了什么呢?最关键的就是少了一份慈悲,多了一份自私。比如先生多给了妈妈一点钱,老婆就说,“你看,你给你妈、你弟、你哥多少钱啊。”双方争执的重点都在钱上头,这就是因为自私自爱所致。很少有女人会从娘家弄出爸爸的钱来给先生花,只有家里不同意这桩婚事,双方刚私奔的时候才会有这种情况。即使如此,等到结婚三年之后,一般也都变了,老婆会尽量把钱搬回娘家,真正会把娘家的东西搬回婆家来的是少数。

多数家庭与夫妻之间的争斗和烦恼,都来自于私心太重。私心,正是造成家庭分裂的最深阴影。

婚姻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,法国有个皇帝叫拿破仑,娶的老婆很漂亮,是当时他们那个国家著名的美女。有一位作家或记者曾经问拿破仑:“在一个国家和一个漂亮女人之中,如果你只能选择一个,你会选择哪一个?”

拿破仑说:“我宁可选择一个国家,因为女人太难搞了。”

哪怕像拿破仑那样一位政治、军事上的强人和伟人,也不一定能将婚姻处理好。尤其是如果你所面对的女人既自私又没办法对话的话,就更是难以处理了。比如当男人说“我要征服世界”时,女的心里只管想着,“你征服你的吧,我要将你的金银财宝全部搬回我娘家去。”如果你是男人,你生不生气?这些都是自私所引起的家庭烦恼。

凡是为人宽容无私的,结果将大不相同。我曾听过很多位女同修赞美老公非常宽容,也很照顾她娘家的人,像这样的男人就是好男人。他老婆之所没跑掉,就是因为他既宽容又大方,还会照顾老婆娘家人的经济利益、荣誉利益等等。虽然他有时候说话也不好听,但还是让老婆觉得他好大方、好君子、好大丈夫,心里挺佩服的。

心如大海,宠辱不惊

希望大家都能学会“善于观察及把握自己的起心动念”。一个人若想要跨越这些因自私所引发的烦恼,就要做一个慈悲、宽容、心如大海的人。就像我第一节课讲到的,要做一个拥有“大心”的人,能够心如大海,无所不能包容。这样的人能将世界看透,无论是什么样的人、事、物,他都能接受。

无论男性或女性,若能成为这样的人,那就非常了不起了。只要拥有这样的心胸,就没有搞不掂的事情,也不会有维持不了的家庭和婚姻,因为他的心比天都大。别人犯了错,他不仅能包容,还有耐心慢慢教育对方。记住,大心就是心如大海,心如天空。

不过,光有了大心还不够,还要能宠辱不惊(编注:将得失置之度外)。当利益、烦恼,也就是好事、坏事发生的时候,请注意观察自己内心的觉受是什么。如果利益来临的时候,你观察到自己的心是快乐冲动的话,表示你的心是不平静、不公平的。如果你为了保持这种快乐,而继续创造让自己快乐的条件与环境的话,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悲哀了。为了快乐而快乐,悲哀一定会来临;为了悲哀而悲哀,便会走上绝路。

学佛的各种境界

学佛的初级境界是为了离苦;第二级境界是为了得乐;第三级境界,也是最高级的境界,则是为了平静、心安。怎样才能心安呢?就是没有自私、没有贪欲、不受情绪波动的影响,便能安得了心。就如佛像上的表情,大多是似笑非笑的。

曾经有个小朋友问我:“师父,我们家也供佛像,佛像上有一点笑容,可是,不是说佛教徒将来能往生极乐世界吗?佛既然已经在极乐净土上了,怎么没见佛哈哈大笑呢?”

孩子的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。真正的极乐世界,真正的解脱,就是哈哈大笑吗?别忘了有句话叫“乐极生悲”。盲目的笑是愚昧;盲目的哭是无知,只有平静,甚至接近于冷静,才能心安。

再复习一下,观世音和文殊两位菩萨的道场分别是什么?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位于紫竹林中,竹子代表清凉,象征着心的清净。至于人称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的道场称为清凉山,象征着深层的禅修状态──无悲、无喜;无生、无灭;无垢、无净。没有肮脏,没有乾净;没有生,没有死;没有好,没有坏;没有起,也没有落;没有男,也没有女。

大家知道,当任何一种差别产生之后,人的心就会动。比如男女之间为什么会彼此喜欢呢?是因为性别差异。如果没有男女的差异,既不是男的,也不是女的,就没有异性之间的喜欢,也没有异性之间的追求了。如果某人在公司里,工资和职位没有起落,他既不是总经理,又不是下属,和其他人之间没有利害关系,自然也不需要跟人吵架了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人心没有上下、高低、好坏、左右、男女、起伏等等浮动时,才能是清净的。

不贪不爱不恨,让心归零

怎么入手才能把握和学到让“心不动”呢?首先要有一颗无贪欲之心,随时提醒自己“我不贪”,唯有不贪,才能保持清静;唯有清静,才能生出智慧。还有,“不听”,对任何会让心情浮动的消息都置若罔闻,没听见。此外,记性别太好。人总是会自寻烦恼,甚至连做梦时的情节也会令自己烦恼。比如有人做梦一直被人追杀,当他醒来之后会不会感到心惊或烦恼?像我,也曾做梦被人追杀,可是一醒来就忘了,连刚才做的梦都想不起来,所以,记性不好也能解脱。有些人记性好,连梦中赚了多少钱都数得很清楚,一醒来之后,发现一分钱都没有,就会感到特别生气。有些记性好的人经常会取笑记性不好的人,其实记性好坏各有利弊,记性不好的人更能解脱。

如稍早所说,没有贪求,就减少了很多情绪的产生,所以,要想把握情绪、控制好情绪,就要“不贪”。再次提醒大家,情绪随时随地都会产生。有情绪,就可能产生偏差;有爱好,就可能会过度付出;有真爱,更是会过分地付出。就如父母对待亲生的孩子一般,心甘情愿地用一生为他付出。所以,当感觉好的时候,未必是好事,因为你可能会因此多付出很多;同样地,当感觉讨厌或憎恨的时候,也不一定是好事,因为你可能会在无意间掠夺、欺骗、坑害对方,这也很麻烦。

相反地,如果能够不爱不恨,就能保持在“零”的状态。水在摄氏零度以下开始结冰;到了水多的地方,比如湖泊或河流,虽然底下的水还没结成冰,但是水面就开始结冰了。一般而言,当水的温度降到摄氏零下一度以下,一定会结冰。

春天的时候,有些地区中午的温度上升到摄氏三度,晚上则降到零下两度。所以水在晚上结冰,到中午又融化了,它就在一个临界点前后从实体的有变成虚无的有。事物也是一样,当我们不去执著于它的时候,它就从实体的有变成虚无缥缈的有。就好比温度升高了,让固有的冰变成了水,当温度再升高,水就变成了气。爱情也是这样,大多数恋爱中的人就像大脑发烧似的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结婚就是结“昏”,因为被爱情沖得昏头转向了。

能够冷静下来的人,才不会去执著。尤其是在意识产生的剎那(编注:起心动念),若能既不追求爱也不追求恨;既不贪得也不怕失去,心便是平静的。平静则长寿。任何贪执和讨厌的念头都是不好的,因为它容易让我们的行为出错。以上所讲的内容稍稍有点高度,所以我只讲一点点,希望大家学着去观察自己。

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菩萨

有没有人开始观察自己的情绪了?有人说,在上课期间感觉挺好、挺幸福的,好像修行有成了,可是一回到家之后,就好像下地狱一般。比如刚给家人一个美好的问候,儿子就说:“妈,你精神有问题啊?”再比如你对儿子说:“我好爱你啊!”他回你说:“你咋了妈?发烧了吗?”所以,任何改变都要顺应“民情”好吧?请记住啊!当我们和家人之间的说话习惯突然改变的时候,家人一开始一定是不适应的,但是只要说上十遍之后,家人就会感到很欢喜很幸福。

大家要有一颗正确而勇敢的心,只要确认是正确的行为就去做。以上述那位妈妈为例,因为她刚开始以正确的态度表达感情,所以她自己不适应,家人也不适应。如果因此而不再那么做了,就说明还没有深入理解什么是“正确”。用慈悲之心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与家庭,未来就会是美好的。

想让儿女更乖、更听话、将来更有出息的话,一定要以温和的态度对待他们。尤其是为人母亲者,要以慈悲温柔的形象和行为对待孩子,成为儿女心目中的菩萨,这样一来,孩子就会自动变乖了。比如你正在念佛,孩子吃饱喝足了,正打算去上学,你对孩子说:“你去上学,我在家为你念佛。”

他问你:“妈,你念什么佛?为什么念佛?”

你说:“儿子,妈妈在求观世音菩萨保护你。”

不管孩子信不信佛,他都会觉得心里好温暖,放学后早早就回家,回家后乖乖地写作业,甚至还会帮忙洗碗、扫地。相反地,如果他出门上学前,你凶巴巴地告诉他,“晚上不准晚回来,晚了的话,看我怎么收拾你”等等的话。你儿子就开始产生反抗的心理,即使表面上不动声色,他心里也在造反,甚至早早就下定决心要逃跑,悄悄地在心里说:我今年才12岁,反抗不了你,等我18岁一定要跑得远远的。

好老婆的六种角色

至于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婆呢?一个好老婆扮演着多种角色,第一是妻子;第二是妈妈──你老公的妈;第三是精神导师;第四是厨师;第五是女佣;第六是剩饭桶。以上六个法宝,就是女人扮演好妻子这个角色的关键。只要能身兼以上六种职务,就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女人和妻子。

老公的好坏,尤其是遇上大事时懂不懂道理,妻子负有教化的责任。有人可能会说:“诶呀,没想到我这么高级,还能承担教化老公的责任?”那是当然,比如你平常为人很大方、慈悲,思维也很大气,在人前表现得既庄重又柔软,可是你老公却像只猴子似地上蹿下跳,那样行吗?这时候就要靠老婆教化了。

有很多老婆在人前表现得很平静,私底下却经常手脚并用地对老公做出各种明示、暗示。比如桌上微笑,桌下不断用脚或手捅老公,眼神中暗箭、飞刀、拽绳齐发。还有的老婆会对老公说:“当我伸三根指头时,你就跟人问好;伸两根指头时,就要向众人告别;伸一个指头时,表示我饿了。”遇上老公记性不好的,甚至记不清到底几根指头是啥意思。

像这样子指导老公的,其实是好老婆。有的老公就好比家里养的一只小狗,刚开始什么都不懂,不仅满地乱跑,还会随处大小便,是需要训练的。身为主人,你有义务将它教化好。教化老公也是一样的,要把老公当宠物,如果老公不懂事,那就是老婆的责任。

我就不说老公该怎么做了,反正只要好好做人,做一个大方、宽容的男人,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敢于担当责任的男人,就是好老公。当一个男人娶了妻子,生了孩子之后,就要把家庭的责任担负起来。很多人回忆起儿时的父亲时,都会觉得父亲好伟大,觉得父亲就是自己的山。我听了之后觉得好震撼,父亲对孩子而言就是一座山,为家人挣起整片天空。好令人震撼的语言,但这就是一个好父亲该有的担当。

家庭是需要经营的,一个女人既要经营好家里的男人,还要经营好自己的孩子,因此,女性在家庭里的角色是特别重要的。想要培养出好男人、好儿女,女人的责任特别重大,因此,千万别忘记女人的六种角色。再复习一遍,有哪六种角色?第一种是妻子;第二种是妈妈──你老公的妈,但是不能说出来啊,你要指导他;第三种是精神导师;第四种是厨师;第五种是女佣;第六种是剩饭桶。其实还有采购员的角色,负责买菜、买杂物等等。女性扮演着这么多角色,但是可能从来没想过,自己竟然还扮演着类似老公的妈的角色。我只是把它形象化,便于大家想像罢了,其实真正成熟的夫妻关系,当然是平起平坐的。

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,在电影之中,尤其是后宫的宫斗戏中,当某位妃子讨厌某个将军的时候,为了灭掉这个将军,会故意装作听到了一个关于这位将军既高又帅的传闻,并且故意经常在皇帝面前说:“听说张将军很高很帅啊,我们后宫的妃嫔都有点喜欢他。”

请问皇帝听了这话之后会有什么感觉?一位心胸宽大的皇帝可能会说:“你别打听那么多闲事,安分点。”但是,如果她在七天内说了八百遍同样的话,皇帝会如何呢?皇帝可能会气得把那位将军杀了。为啥呢?因为他长得帅。可能要到杀了他之后,皇帝才会发现是有人刻意要陷害他、谋杀他。

一个妃子的枕边风(编注:比喻妻子或情妇在男人身边所说的那些怂恿、鼓动的话语)都能杀人,难道妻子在平常的生活之中就不能教化、引导自己的丈夫吗?就算直接说出的话他不肯听,只要慢慢以鼓励、带头的方式引导他,他多少都能听进去。比如先生爱赚钱,你就对他说:“你不念佛我来念,老公,你去上班吧,我为你念佛,求佛保佑你,让你事业飞黄腾达。”你看看你先生会不会阻止你念佛,不可能吧?他甚至会希望你多念一点,好让他做生意多赚钱,有更高的成就感。

男人要执掌家业,也总希望能获得一种成就,因此,当妻子这样表达时,他是不会反对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妻子念佛是在帮他、度他,无异于他的精神导师。一个明理的男人应该这样子,这个角色更重要。

菩提的女同修多,有很多女同修没有自信,认为家里赚钱的是老公,所以在家都不敢说话,这是错误的。即使女同修不出门去赚钱,可是有很多人家里的钱都是女同修在管。女同修之所以没有自信,是因为忘了自己角色的重要性。要知道,老公是在为你、为儿女赚钱,如果你对这些金钱没有拥有感,那可不行,你不仅要拥有它,还要管好它。除此之外,你还要把老公管得更好,把儿女教育得更好,这是身为妻子的重大责任,你不能逃脱,而且不能找人代替。想想,如果你老公不乖,你请你姐姐来教训你老公,那样合理吗?或是你请你妹妹来教训你老公,那更使不得,危险!这种活儿是自己的,就像吃饭一样,不能借助他人之口,一定要自己亲自来,逃脱不得。

以慈悲为本,以爱与感动为桥梁

无论男人女人,很多人都是在一不注意间就长大、结婚了,但是你们真的懂得怎样做妻子、丈夫吗?真的懂得怎样做父亲、母亲吗?这些角色好难啊!也许你已经30岁、40岁;也许60岁、70岁,但是人生的功课你都学懂了吗?我相信多数人一直到今天之前还是不懂的,但是从今天听了我的课之后,你们就会懂了。

一个成熟的人,无论是身为女性还是男性,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都是巨大的。如果你的孩子不孝,可能是身为父母的你们自己造成的罪过。如果你们没有尽好自己的本分,做好自己该做的事,又凭什么去要求孩子?如果你老公出了错,即便是老公自己的过错,也有很多是老婆促成的。同样地,有很多老婆所犯的错误也是老公促成的。

人生并不单纯只要自己活得好就行了,我们都活在一个生命的链条上,每个人都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。如果与上方的环节衔接不好,与下方也可能会脱节;如果与左面衔接不好,右面也可能会失控。所以,人生其实是活在一种虚空之中,上下左右都和我们有关系。比如上方的长辈、祖宗、父母、公婆;下方的儿女、儿媳、孙子、孙女。不论上、下、左、右的关系,我们都要把控得很好,人生才能是自在安全的。若要问人生为什么有这么多苦和灾难,不妨先想一想自己做好该做的事了吗?

我希望同修们、朋友们要有慈悲心,能打从心眼里懂事起来。今天回去之后,别忘了赞美你的家人,赞美你的孩子。不是要你欺骗他们,而是要你打从心里去爱他们。

一个最善良的人,要有乐于付出和给予的意识和行为,而非只知索取。什么是索取?就是凡是“我”觉得好的,你都要给“我”;你是“我”的儿子,你一定要赚钱给“我”。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,如果你以前没有好好养儿育女,你的儿女可能会说,“我为什么要赚钱给你?”就算你已经好好地养育儿女了,如果他们不懂事,赚了钱也照样不给你。

要你们回家向儿女表达爱,目的不是为了要钱,而是传达爱与感动。家人之间若是有爱与感动,当孩子主动给予你钱的时候,他们会给得很幸福,你花这个钱的时候也会花得好幸福。要用爱和感动作为沟通的桥梁,孩子光想起妈妈都会感到幸福。

就像我,我经常想起我妈来,而且一想起我妈,我就觉得很幸福,因为她总是疼爱我的。从小到大,我妈没有打过我一下,也没有骂过我一次。从小我就不是特别不懂事的孩子,在成长过程中,也一直体谅着别人的心。即使这样,我有时候生起气来,还是难免会说出伤人的话,更何况没有体谅别人的心,也就是自私心过重的人呢?伤害别人就会变成一种习惯,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就苦了。希望所有跟我学习的人,所学到的是真正的精华,不只是用方法,而是用“慈悲心”待人。女同修回家之后要对家婆(编注:广东、广西、江西等地对婆婆的称呼)好,目的不是要骗她的钱,也不是为了博取先生的欢心,而是真心地觉得自己是家婆的孩子,家婆就是你的亲妈,你应该孝敬她。若是能这样子,你做出来的行为一定是非常恰当合理的。

如果你从一个一切都不懂事的媳妇,突然间变得懂事了,他们一开始可能都会怀疑你是不是有阴谋。然而,只要你愿意继续维持着慈悲待人的好习惯,时间久了,他们就会觉得你是真的变好了,变懂事了,日后他们会更加倍地疼惜你。此外,你的懂事与孝敬,也会让你的老公非常非常爱你,因为你成为一个真正的贤妻良母了。贤妻良母都是为了丈夫和儿女着想,而不会只图谋自己的好处;贤妻良母都是忘我而为家庭奉献一生的人。

苦与乐源自起心动念

佛菩萨们都是为了众生而无我地付出,只有凡人、俗人、小人才会总是贪得无厌地一再索取。一个人若是一味地索取,就很容易变成小人,甚至变成恶人、罪人,就如有些母老虎以上级别的人,平时总是在生活中伤害到家人和朋友。

这样的课程可能会令有些同修觉得不那么欢喜,那为什么我还要讲?因为学佛就是为了要离苦得乐。如果大家不懂这些事情,就会继续为自己和别人制造痛苦。地狱在哪里?就在你们自己的行为里,如果你觉得这一生苦多于乐,那就犹如活在人间地狱里。

今天我教大家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,就是为了让大家时时观察着自己究竟是创造了天堂还是制造了地狱。一切起心动念,都应该发自慈悲之心。希望大家从对家人开始做起,你们的家庭幸福了,我就很开心了。让众生离苦得乐正是佛陀的愿望,药师佛的十二个愿望,也都是为了让人类大众在所有方面都活得好,而那也正是我的愿望。

什么是成佛呢?成佛并非像支火箭一样瞬间冲上天去,那是错误的想像。佛字怎么写?佛字的左侧是“人”;右侧的“弗”字则如同经过曲折的九九八十一难,两道笔划通天达地,即是开悟之后无所不知、通彻道理的状态。我们中国的佛字就是这个意思。我相信古人当初发明这个字的时候,必定是绞尽脑汁,想着这么伟大的一个字应该怎么写,最后才决定了这个写法。

佛,就是一个普通人经过并克服无数灾难、障碍之后觉悟的智者。所以,一个觉悟的人就是佛。佛的伟大之处,就是从一个凡人,变成一个慈悲的、开放的、充满着爱心的、充满着正能量的觉悟者。虽然祂还是人,但是祂活出了和凡人完全不一样的生命。

心中有爱便能生出方法

大家真正应该学的,是师父所讲的理,而不是只学方法。必须先懂得道理,之后再自己去琢磨出具体的做法。光是死板地学方法,很容易出错,大家应该理法并重地往前走。比如说,念佛是“法”,但是,若只知道念佛而不懂道理,虽然不会白念,也一样会受益,但是还是会做错事,这就是我之所以要告诉大家这些“理”的原因。

我希望大家学到的“理”更多、更重一些,之后一边理解这些道理,一边抽空修法,这样才能真正将智慧和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,才能变成一个有智慧的人,成为一个能带给别人阳光、快乐、希望的人。真正的布施,不一定是给了多少钱,如果一个人什么都没有,却能够带给别人希望,这样的人便堪称为神圣。能布施给人希望的人,就可以称为神圣的人。怎样开始布施呢?可以先从赞美开始。

再次提醒和纠正大家,不要盲目地学习一些招式或方法,一定要听懂,并且抽空慢慢思考师父所讲的道理是什么。一旦把道理弄明白了,很多方法便会自动生出来。表达对家人的爱是不需要人教的,关键在于心中是否有爱。比如我曾举过一个男生为女朋友啃苹果皮的例子,他既没见过他爸爸为他妈妈这样啃掉苹果皮,也没人教他,那是因为爱而自然生发出的方法。

只要心中有爱,我们就会有方法;只要心中有慈悲,自然也就有方法。大家不要抓住我所教的某个方法,只照着方法去做却没有慈悲心,甚至心中只想着要获得某种回报,那是不正确的。佛弟子只讲付出、布施,不图回报。

一切事物皆来自最初的一念

参加这次课程,大家应该学了很多东西。我在这次课程中,讲了几乎过去所有课程都没有教过的比较深刻的心灵境界的内容,因为真的是和大家有缘。我也很感恩大家,正因为有缘,让我有机会将我所理解的佛法传递给大家。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内容消化掉,使它成为你们自己的精神养分,这才是我真正期望的。也期望大家从今天开始都能变成菩萨。听我这么一说,可能有人会说,“哇,我能成为菩萨吗?”你就假想自己可能是菩萨,一定要去这样想、这样做,才能越来越慈悲,越来越智慧,越来越美,乃至慢慢变成菩萨。

人会因为有能力而变美,更会因为慈悲而变得更美。一旦有了慈悲,你的眼神所散放出来的便会是五彩的光芒,让别人看了感到欢喜、乐意与你接近。相反地,当一个人杀气重重的时候,眼睛放出来的便是如同刀锋、刀刃一般的森然寒气。一个慈悲的人的眼光、眼神,和普通人的眼神是不一样的,他所散放出的魅力也是无限的。希望大家真正拥有如同菩萨那么慈悲的美,希望慈悲之花能在每个人的人生之中绽放。

早晨在上课前,我写了一把扇子的扇面,这是写给我们这个班上的同修的。我所写的内容是“从于本因地,皆以智慧觉”。“从于本因地”指的是一切事物的源头,都来自于起心动念那一剎那所产生的感觉和认知。如果这个认知基础是慈悲的、善良的、包含三种光明(编注:身光明、心光明、识光明)的,才能够产生智慧和觉悟。相反地,如果从起心动念开始就是错的,后面就不可能获得智慧和觉悟。所以,要想觉悟,便要从起心动念的那一个念头开始。

“从于本因地,皆以智慧觉”这个句子出自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,也就是《圆觉经》当中的法偈。这正是我希望这个班上的同修都去思考和究竟的内容,也是我后两三天所讲的内容的总和。

谢谢大家,也谢谢上课期间为大家服务的所有同修和弟子们,感谢大家的付出。你们在这里为大家服务,所获得的功德是巨大的,谢谢大家!